第四零五章 恩恩怨怨

    第四零五章 恩恩怨怨 (第2/3页)

没有名号,只有光海君这一个称号。

    发动庆云宫政变之后,时年二十八岁的李倧,在群臣拥戴之下登上了朝鲜国王之位。

    李倧政变成功的消息传到辽东军前,姜弘立、韩润随即带着朝鲜好不容易召集起来的几万大军投降了建虏。

    数年之后,也就是天启七年春,姜弘立和韩润带着麾下这一支已经剃发结辫、归化女真的朝鲜兵,成为了后金征服朝鲜的带路党和急先锋。

    庆云宫变之后成功上台的李倧以为搞掉了不得人心的光海君李珲,大明会很快册封他,然而他错了。

    与李珲的遭遇相同,李倧虽然十分亲明,但是明朝朝廷官员的顽固不化,却不是他能够想象到的。

    朝鲜的这次政变发生之后,毛文龙很快派人弄明白了情况,他认为李倧十分亲明,取代李珲对大明有利,所以支持朝鲜方面上书朝廷,册封李倧为国王。

    但是当时的大明朝廷犹豫来犹豫去,还是只给了李倧一个权署朝鲜国事的名分,坚持不肯承认李倧的地位。

    随后的几年内,朝鲜的使节往返于汉城与登莱多次,一再求见登莱巡抚袁可立,最后终于说动了袁可立支持李倧正位。

    天启六年初,登莱巡抚袁可立上书,请朝廷册封权署朝鲜国事的李倧为朝鲜国王,大明朝廷终于同意了。

    这就是李倧这个朝鲜国王之位的曲折由来。

    就在大明朝堂犹豫着不肯册封李倧为正式国王的几年中,李倧还经历了另外一次针对他的政变。

    而政变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迟迟得不到大明朝廷的册封,让一些宗室勋旧和士林文官认为他的王位没有合法性。

    也正是因为这些复杂的原因,让如今的李倧对大明朝怀抱着一种极为复杂的态度。

    天启七年,后金打进朝鲜,最终兵临城下,李倧同意交出朝鲜的主战派大臣,然后向后金国称臣纳贡,坐视那些心向大明的大臣被建虏斩首处决,其中就有这些复杂心态的反映。

    当然,如今正襟危坐在昌德宫仁政殿中等候大明天使到来的李倧,心中最纠结的,还不是与大明过去的各种纠葛,而是如今大明对待朝鲜态度的巨大转变。

    如今大明朝的崇祯皇帝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他怎么能以闻所未闻的什么丛林法则对待朝鲜,来处理大明与朝鲜之间的宗藩关系?

    李倧想不明白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怎么一时之间朝鲜的处境竟然变得如此艰难,如此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