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5 故国神游(16)三合一

    355 故国神游(16)三合一 (第2/3页)

贴心起来了。第二天起来,弘晖身边就多了个十一二岁的男童,端着热水进来,咧嘴一笑,伺候弘晖梳洗。反倒是那个妇人,打从这之后就甚少露面了。

    船上的日子难打发,他就逗着这个叫李宝的孩子说话。

    吃饭的时候,问李宝可喜欢这饭菜,最喜欢吃的是什么。

    这孩子到底只是孩子,“蟹黄包……不过蟹黄包等秋里才好吃,现在要是能有薄荷糕吃就好了……”

    蟹黄包,薄荷糕,这可都不是京城的点心。

    弘晖大致有数了,就听这孩子也问:“少爷想吃什么?等到靠码头的时候,小的叫船老板给买去。”他说着就掏出一串钱来,“少爷您看,我有钱的。”

    弘晖的眼睛却猛的被那一串钱给吸引了注意力,他不动声色的伸手,“我数数这是几个……”

    李宝咧嘴笑,“十八个。”说着就递了过去。

    弘晖接过来,一个个的看过去,这一里面有一个康熙朝的钱币,有六个雍正朝的,有十一个乾隆朝的。

    他的手在不自觉的时候有点抖了,将麻绳解开,将乾隆朝的都挑出来了,故意再那慢慢的数,“这是新钱,一共……十一个……”

    李宝点头,“少爷真聪明……我弟弟比少爷还大一岁,得数三五遍还数不明白,少爷看看就知道个数了……”

    弘晖将六个雍正朝的钱往前推了推,“这个钱旧……更值钱了吧?”

    雍正朝的钱因为他的干预,大多都换回来了,在外面流通的少了,却反而更值钱了。

    这李宝却心道:这少爷之前一定是大户人家的少爷,都没见过小钱。他的目的就是讨这个少爷的喜欢,因而就耐心的道:“少爷,这钱都是一样用的。不分新旧……但要说值钱……嘿嘿嘿……大概真是吧!物以稀为贵。您看,康熙朝只有一个了,雍正朝六个,然后就是乾隆……”

    弘晖心里一跳,忙问:“再没别的了?跟着三种都不一样的。”

    李宝也不怎么识字,但是钱上的字他认识,“康熙、雍正、乾隆……”他将三枚钱币摆了一排,“跟这三种都不一样的?哦!您是问康熙朝之前的钱?那小的就没有了。听说书的说那是顺治朝……少爷要是想要,回头小的留意一下,能换的就给您换来,给您看看……”

    顺治、康熙、雍正、乾隆,这是顺序!

    弘晖的手藏在袖筒里攥紧,雍正下来是乾隆?怎么会是乾隆?如果是乾隆,那么,我是谁?

    因为这个发现,他一路都特别沉默。

    这位堂主私下里问李宝:“可发现什么了?”

    李宝摇头:“有钱人家的少爷。”说着又有些犹豫,“堂主,您看要不要给他些银两……”身上没有一文钱要是自己也得犯愁啊。

    于是,弘晖就看到李宝拿回来的几个元宝,小小的,一个就是二两。这五个加起来也就是十两。他没推辞,推给李宝一个,“明儿到码头上,买本书去。”

    李宝应着,自觉跟弘晖又近了一步。

    半下午在码头上夜宿的时候,李宝果然下去买书去了。他也不知道从哪里的故纸堆里买的旧书,竟是带回来一挑子。

    李宝嘿嘿笑:“碰上个败家子卖租上的藏书,好些人挑挑拣拣的,一两本肯买,全买就不肯……我一寻思,便宜给买下来了。那败家子急着去赌坊,懒得一本一本往出卖,就全折给小的了。”说着,就指挥着挑夫从筐子里往出拿。

    弘晖就凑过去,拿起一本论语,拍了拍上面的石灰。

    挑夫紧张的手足无措,“弄脏了……这可怎么好?”急忙用衣服下摆去擦。

    弘晖给拦了,“无碍!”又问说,“走水路还能运石灰?”

    挑夫松了一口气,就怕叫他赔银钱。这会子不叫他赔了,整个人也健谈了:“船上不能运。这都是走陆路的。一天到晚的,也是活多。要不上今儿天阴沉,下半晌还没空呢。”

    “之前在路上见船往京城运石头,想来石灰是运不了的。”

    “运石头和运石灰,弄到京城都是一码事。朝廷的事咱小老百姓也不懂,说是追封了个仁慧太子……”

    “这太子是皇上的哪个儿子?”弘晖一边翻着手里的旧论语,一边问道。

    “可不是儿子……说是追封的,说是皇上的哥哥,先帝爷的大阿哥……”

    弘晖放下书,换下一本,随意的问了一句:“先帝的阿哥?”

    “那可不嘛!”这挑夫笑呵呵的,“雍正爷的大皇子,夭折了的……不知道怎么的,突然就成了仁慧太子了……”

    弘晖手里的书腾的一下掉筐子里了:雍正爷的大皇子!夭折了!?

    这里还有个差点被忽略的词——先帝!

    那就是说皇阿玛已经没了。乾隆朝没有太上皇!

    他缓缓的起身,只觉得眼前一阵一阵的发黑。

    这天晚上,他又起热了,迷迷糊糊的。仿若回到了那个满嘴血腥味的那天。是啊!若是那天,他没有活过来,会是什么样子。会不会如现在这样,只剩下一座坟茔,一个墓碑,什么也没有了。

    到底曾经的经历是一场梦,还是现在的遭遇是一场梦。他有些分不清楚了。

    庄生晓梦迷蝴蝶,原来是这么一种微妙的感觉。

    他陷在他的思绪里走不出来,却把其他人急坏了。李宝眼睛都红了,“真没怎么着……突然就起热了。”

    早前那妇人强撑着,拉了李宝起来,“堂主莫要怪李宝。小孩子体弱,将养不好病情反复也是不稀奇。怕是之前就没好利索,在船上又颠簸的厉害,这才来势汹汹。”

    这堂主叹气,忙问外面大夫请来了没有。

    大夫倒是请来了,还请了不止一个,可给的结论都一样,先吃药,吃了药看看,要是能扛过去,先把命保住再说。这身体亏的厉害,得寻名医调理才是。

    一路到了太湖,住在了早就叫人准备好的宅子,这孩子的病情还是反反复复。每天靠灌汤药和米粥勉强撑着。

    把能请的名医都请了一遍,结果还是一样。

    堂主都要放弃了,“算了,此法不成。他没这么命数。”

    这妇人倒是动了恻隐之心,这孩子救回来一直很乖,从不闹,懂事的不像个孩子。这要是把小名搭进去,怪可惜的。她私下找黑叔说这个事,“要不,再想想法子。其实回京城也行。说不定就是水土不服的缘故。您看一路上,这孩子都没事,到了江南了,这出事了。”

    这话也有道理。

    可这不是怕别人给认出来吗?这万一是个有来历的孩子呢?

    这妇人就道:“病成这样了,要彻底的养回来,没个三两年都不行。孩子长的快,变的也快,三两年之后谁还认的出来?我可都看了,这孩子身上并没有什么特殊的胎记。那谁想认……也不是平白就认的吧。”

    黑叔倒是犹豫了。

    小乙对捡回来的孩子也怪怜惜的,就道:“黑叔,您还记得红花会那个大姐不?”

    红花会?

    小乙就道:“咱疑心人家,可人家去找咱们了。还在庄子里给咱们留了银钱。想来不是朝廷的人。天下反清复明的兄弟是一家……而且,您忘了,那位大姐说,红花会有位神医,连她身上的DU都能解开。反正看了这么多大夫了,太医要是不能瞧,那就找咱们自己的神医看看。”

    黑叔有些犹豫,但到底是起身,去找堂主了。

    “红花会?”堂主皱眉,他也不确定有没有。现在各种的分支,随便数数都有几十号。三天两头的换名称,他没听过,但不能确定肯定就没有,“你确定有神医?”

    不确定,“但是,死马当活马医了。您请的那位老宫人不是说除了这孩子,再挑不出来第二个能以假乱真的了。属下就寻思着,要不再试试?”

    这堂主犹豫了半晌:“我先给京城的兄弟们飞信过去,叫他们打听打听红花会。若是真有,再回去不迟。若是没有,在这里养着说不得命硬就扛过去了。否则,在路上加重病情,到了京城偏没找到大夫,该当如何?”

    也有道理!

    于是,在天气慢慢转凉,早晚温度都有些低了的时候,德海搜集来的消息里夹杂着一条很不起眼的消息:红花会。

    四爷扫到这个的时候一愣,随意的问了德海一句:“这反贼倒是越抓越多了。”

    德海便知道说的是什么了,接话道:“回主子的话,倒是不曾见过这所谓的红花会的人,只不过是有人在打听红花会,寻找红花会的神医。”

    找桐桐的。

    四爷稍微沉吟了一瞬,正好想找那几个盗墓的下墓穴去瞧瞧,这个身份倒是能用用。

    他就将手里的东西放下,问德海:“红花会的神医?怎么一个神法?”

    德海倒是不疑有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