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0章 秀才论兵

    第1060章 秀才论兵 (第2/3页)

取得了大多人的认同,尤其是大汗真金和安童,这让紧迫的形势发生了转机。

    经过密议后,大家达成了共识。认为以南朝当前的兵力和财政状况不足以支撑全面的对元战争,应该是一场意在改善江南被动的防御态势的局部战争。现下虽然是进军神速,攻势猛烈,主要还是己方两淮兵力抽调过多,导致防线薄弱。且事发突然,各地疏于防备,使得己方一溃千里,连连失地。

    但是随着宋军深入两淮腹地,战线被不断拉长,补给线也随之延长,需要派兵留驻收复的重镇,会进一步削弱其本就不充足的兵力。而己方在最初的慌乱后,各地也会有所提防,签征兵力加强戒备。如此一来宋军强劲的攻击势头会被逐步遏制,也为朝廷调动兵力增援赢得时间。

    基于李谦的论断,大家认为淮西的宋军主要目标是襄阳和寿州,且分别从鄂州和江州、芜湖出兵,路途遥远。两地得到预警后便会加强防备,宋军想一战而下是不可能的。但他们同时也不得不承认,以宋军的攻坚能力,襄阳尽管城高壕深,可终归缺乏可战之兵。而己方即使当下调动兵力千里驰援,恐怕也难以赶到城破之前赶到。

    真金等人皆以为淮东方面局势最为严重,盱眙已经失守,山阳也危在旦夕,宋军随时可以北渡黄淮进入淮北地区,进攻南朝的南京商丘,甚至东京汴梁。但他们现下面对逼近的宋军似乎却束手无策,河南山东地区的蒙军大部皆已南渡,而宋军号称十万在南朝小皇帝的率领下步步紧逼,可以沿着运河随时北上,而他们要派出的援兵还远在大都附近,根本来不及。

    宋军收复汴梁,这是元廷谁也不愿意看到的。京师通常是一个国家朝廷的所在地,政治和经济活动的中心城市,各类国家级机关集中驻扎地。既是国家主权的象征城市,亦是国家的象征,一国京师被攻陷后意味着这个国家当前的政权无法对全国实行实质上的统治,往往地方抵抗势力抵抗就会减弱,十分容易被敌人各个击破。

    同时该朝代就被宣告灭亡,这对国人的士气是一种强烈的打击及抵抗势力也有强烈的震慑作用。

    反之,收复失去的京师对于一个国家也有强烈的象征作用,标志着国家的中兴。宋朝南渡后皇帝驻跸杭州时,诏以为行宫。后升杭州为临安府,又正式以临安府为都城,仍称为行在。正是因为他们仍然视开封为京师,其意义也就在于向天下宣示大宋没有亡国。若是此次被南朝攻占,则表明还归故国,可以极大的鼓舞军民士气。

    对元廷却是一个沉重的打击,损失不仅是土地和财赋、人口的丧失,更重要的是会被天下人视为其已经走向衰落,引发国民的质疑,甚至是背叛。尤其是在真金帝位开始出现动摇,外部叛乱不断,内部要其勋位让贤的关键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