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三章 老而安乐

    第一百二十三章 老而安乐 (第2/3页)

京城都有人惦记你,论福气,我可是比不了你啊。你可真是我见过的头一份儿。”

    “老刀鱼”也是会说,半开玩笑地还打趣起来了。

    “我有福?那是这些孩子们仁义啊。但这个头一份儿我可不敢认,因为还有小武呢。能遇见这么好的姑娘,这小子那才叫真有福!”

    一句话,大家都笑起来了。也把“糖心儿”夸得脸上晕红。

    当然了,“老刀鱼”这话也是谦虚。实际上,他过得其实相当得意。

    家里是绝不会再缺钱了,渔村有“大队书记”照应着,“大将”和杨卫帆时不常,也会过来照看一眼。

    闺女邵娟又成了有工作的城里人,连终身大事都有眉目了。他又怎么能不舒心呢?

    这老爷子现在真是安享晚年了。每天就是三饱一倒,除了喝点小酒,就是找村里的老人唠嗑,要不就是待家里听听话匣子。实在是快乐似神仙啊。

    才大半年不见,就养得面色红润,人明显发福了。

    如果说,要还有什么不满意的,恐怕也就是他再没什么机会去“碰海”了。

    这事儿没办法。“大将”这伙子人因为个个发了财,钱多的花不了。这大半年来,本身去“碰海”的次数就减少了。

    再加上洪衍武又有嘱咐,大家都顾忌着“老刀鱼”年岁大了,谁再去海边也没有叫过他。

    另外,家里老伴儿也看“老刀鱼”很紧,所有“碰海”工具都给锁了起来。一直就没给他机会下水儿,可真是把他给憋坏了。

    不过好在知道“大将”和杨卫帆,马上就要接自己进城喝满月酒,喝喜酒,“老刀鱼”就拿这个当借口,总算做通了老伴儿的工作。

    蒙她开恩特批,前几天打着下海给大家捞些“菊花鱼”吃的旗号。这才又过了一把瘾。

    说起这“菊花鱼”呢,其实是村里人给起的土名,也是这个季节的特产。

    每年一到山菊花开放的季节,当金灿灿的小花像火一样燎遍了海边的山坡的时候。随着升涨的潮水,大海里就会游上来一种奇特的怪鱼,到浅海直立的礁石缝隙中产卵。

    要说这种鱼的样子可真难看,浑身长得癞癞疤疤的,而且老是张着吓人的大嘴。不熟悉的人在水里看见他,准能被那副凶神恶鬼般的面目吓得半死。

    但是,别看这鱼样子臭,他的肉却又白又嫩,味道很鲜美,肚子里还揣着一大包黄澄澄的鱼籽儿。所以“蛤蛎村”的人才会起了这么个好听的名字叫“菊花鱼”。

    论捕捉也相对轻松。因为这种鱼一点能耐也没有,很容易被与人从水里提着尾巴捉上来。只要捉鱼的人有几分扎猛子钻暗礁缝的本领就行。

    所以一到时节,沿岸的渔村里几乎有一大半的人出动,会“噗通噗通”跳进海里去捕捉这种美味。把海湾弄得像下饺子似的。

    特别今年,因为“老刀鱼”的参与,捉这鱼还发生了一件让他挺自豪的事儿。

    原来,目前“蛤蛎村”捉“菊花鱼”的尖子叫“刘大爪子”,他是渔业大队的捞捕能手。因为年纪和“老刀鱼”相差太大,属于“孙子辈”的人物,向来没亲身领教过“老刀鱼”海里的本事。

    他见“老刀鱼”都歇了这么长时间的水儿了,又这把子年纪,还惦记着下海,就感到特别不可思议。

    于是嘴里就说,“你老要吃在家等着就行,我捞个几条给你下酒。你老就别下水儿了,你这岁数,要弄点毛蛤子还差不多……”

    可他这番劝阻虽然带着好意,无意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