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六章 秘史

    第一百九十六章 秘史 (第2/3页)

二姑爷朱广相和老九岳夔也都是西医,不夸张的说,他们就连配副眼镜都得找洋人毕华德。你说冤枉他们吗?”

    “还有,岳家可不是宫廷御医,只是供奉清宫御药房。这什么意思呢?说白了,他们家的药可以卖进宫去。但宫里的方子他们可不懂。岳家的宫廷秘方,其实是靠‘兴隆木厂’马家的舅爷给的,人家跟你表叔家同朝为官,才是正牌御医。那为什么肯给他们方子呢?因为马家和岳家几辈人是世交,是把兄弟。舅爷是看在马家的面子上,才肯给方子。否则,岳家连‘治宝锭’都没有……”

    (注:治宝锭。小儿用药,琥珀散方加减,具有清热导滞、祛风化痰功效。据传,传统方法要用十条金子和药一起熬,药力才够。但药熬完了,金子一丝一毫不少,只当做触媒)

    “可岳家的人不懂得感激啊,小一辈人渐渐就不尊重人家了。后来不但把马家舅爷推出‘齐仁堂’大门,开人家玩笑,还拿人家帽子当尿盆儿。‘兴隆木厂’老掌柜知道可就不干了。一怒之下,就在‘齐仁堂’老铺对面,给马家舅爷开了个‘同济堂’,专为挤兑‘齐仁堂’。‘齐仁堂’卖一毛,他们就卖九分。”

    “那马家可是京城首富啊,这下‘齐仁堂’受不了了,就请京城大商家来说和。官司一直打到了大理寺,最后判定的是‘同济堂’经营的汤剂饮片,‘齐仁堂’不许卖,只能经营丸散膏丹。而且还得给舅爷在先农坛养三百头鹿。岳家是举双手投降啊,丢了个大人。后来两家又和好了,马家不再追究,‘齐仁堂’经营才恢复正常。”

    听完父亲这些话,洪衍武就三个心得体会。

    一,做人还真的得低调。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太过得意嚣张,备不住什么时候就遭人收拾。

    二,人都是一样的。露脸的事儿爱往外宣扬,丢人的事儿就得包得严严实实了。当初电视剧里光演白家老七怎么牛X了,这些事儿怎么丁点没提啊?

    三,就是无论哪朝哪代,敢情搞土木工程,玩儿建筑的才是最挣钱的行当啊。那马家能让“齐仁堂”服软,不就是靠给皇家营造的买卖才能有这底气吗?

    跟着到了后院,王蕴琳则指着那两层中式小楼,也来告诉孩子们。

    她说大抵上规模的四合院的最后都是两层小楼,在整座院落中起罩护镇压作用。

    京城最美轮美奂的后罩楼有两座。一座是定阜街“庆王府”内,雕梁画柱的凹形后罩楼。另一座是“恭王府”九十九间半的后罩楼,民国期间它一度成为“辅仁大学”的女生宿舍。

    而洪家的后罩楼根本不行,做工、设计均别无新意。别说与庆王府、恭王府的比不了,就是跟她娘家的比起来,也只能落个“寒碜”二字。

    只是,这其中主要的原因倒不在于洪家是商人家庭,而是因为后罩楼又叫“绣楼”,是大宅家中女眷们居住的地方,是家、戏剧家最爱想象、编撰“鸳鸯蝴蝶”类故事的地方。

    洪家历代几乎都是单出,只有男子,没有小姐,这里向来只能用于女佣的住所,那么自然也就对修建这种建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