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九章 风波过

    第二百四十九章 风波过 (第2/3页)

哪一次不是受外界干扰造成的?同志们,总有一些别有用心的人盼着我们乱,我们内斗。不要给他们可乘之机……”

    结果此后立竿见影,海军政工部门的口风马上就跟着变了。

    不但对前一段时间下发给“海防歌舞团”所有的处理意见全部收回,还特别对穆迪做了安抚。下发了表彰奖励,说歌舞团在她的领导下求新、求变,成绩斐然。穆迪在“海政歌舞团”照旧还是那个上有靠山,下有威信的团长。

    而躲在阴暗处的某些人则大为惊慌不已。

    他们做梦都没有想到,和杨耀华大有怨隙的肖大将竟然会主动站出来辟谣。用最公开、最直接、最强有力的方式,表示对杨家的支持。

    敢情当年副统帅还真没说错!这海军就是铁板一块啊!哪怕内部打得热窑一样,也会一致对外!

    这一下,他们的全盘计划皆废。掂量了一下新局势,不但必须偃旗息鼓。还得赶紧掩盖痕迹,免得让人寻到蛛丝马迹。

    于是事态就这么轻易地控制住了。就跟那些反对的意见从来没有出现过一样。整个部队文艺界又都是上下一团和气,安定团结的大好局面。

    不过,虽然最终靠肖大将仗义执言彻底平息了谣言,堵住了那些想继续表达反对意见的嘴。

    但说实话,这其间隐藏的凶险和龌龊,还真是让杨耀华和穆迪很长一段时间内后怕不已。

    所以为此,在肖大将来京开会的时候,杨耀华和穆迪特意带上了杨卫帆一起前往拜会,对这份情谊表示感谢。

    自然了,杨耀华再不复以往的高傲。而这对老战友、老朋友、老搭档通过这次见面,一个感激不尽,一个宽宏大度,那些旧日的龃龉全都烟消云散了。

    甚至这场握手言欢的佳话还传到了“伟人”的耳朵里,于是杨卫帆的歌曲便因为这件事,机缘巧合地上达天听,还获得了共和国“掌舵人”的好评。

    “……这些歌都很好听,耀华这个小儿子很不错,都说将门虎子,没想到也能培养文艺人才。嗯,确实没有必要,把我们的下一代都塞在作战部队嘛。我看这样就挺好,这就跟我们的文艺方针是一样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都一种风格,一个模式,文艺舞台怎么繁荣?……”

    俗话说,“锣鼓听声,说话听音”。在这番话传出来后,杨耀华经过思索,便主动把长子和三子的职务做了一番调整。

    他不但安排长子杨卫国提出复原申请,从空军转到地方从政去。也让三子杨卫舰调任“海军舰艇学院”任职,去从事教学工作。

    还别说,这番举措很快就收到了良好的回应。

    没多久,杨耀华就和肖大将一起被请到“中南海”去做客了,老上级很高兴跟他们叙了旧,招待他们吃了一顿饭。

    席间“伟人”不但很关心杨耀华的身体,也再次点名夸奖了杨卫帆,并表示杨家的孩子都很出色,期待他们今后在各个领域做出优秀成绩。

    然后就是一连串的收获惊喜。

    首先杨卫帆获得了在建国三十周年“国庆招待会上”演出的机会。

    其次杨卫国的转业,本来是打着“不管什么将,离了都一样。不管什么校,转业都无效”的预计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