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八章 游赏

    第二百五十八章 游赏 (第2/3页)

所以又名“临河第一楼”。

    别看只区区一间小楼,因主人原为内务府世家,所制酒肴饮馔,都是别有味道,为一般饭肆所不能求得的。

    这两家店前门的水域全都满植荷花,只凭那荷塘吹过来的凉风儿,会使人精神振起。全然忘记了人间还有暑热还有嘈杂。

    不过同样的,这两家买卖定价奇昂,那就不是一般人士所能问津的了。

    另外,除了逛河沿儿,可还有西洋景儿呢。

    像“六国饭店”、“京城饭店”、“德国饭店”,夏季都设有屋顶花园。不仅有冷饮有西餐,还聘请了外国乐队和俄国舞女,供人们纳凉跳舞,消夏取乐。

    至于消费金额,也与之般配,确实是属于楼顶的位置了。

    怎么样?过去的日子也满不错吧?

    可要再和经历过“运动”的眼下一比,情况那就大不一样了。

    西山的古刹是挪不了窝儿的,可是已经统统被砸的稀巴烂了,全是荒寺。

    虽然一个人没有,是可以随便住,但那需要“贼大胆儿”,晚上多半会有“狐黄灰白柳”登门来演《聊斋》的。

    “积水潭”和“什刹海”也还在,可湖畔大片绿地被侵占,道路堵塞,水质污染,连茶摊酒肆皆无,就更别提什么“荷花市场”了。

    真要白天逛逛还行,傍晚河沿虽然照旧凉爽,可这1979年城市基础建设还差得很远,路灯照明昏暗,还净是照明死角,您得摸着黑儿去逛。

    聪明的人会带着手电。对正值妙龄的女青年,则是需要避讳之地。

    那这么说?这个年月的京城不就没处可去了吗?

    也不尽然。这一年,京城的公园得到了大力恢复,特别是那些古典园林和知名公园。基本已经重新开放。

    另外由于人们把关注的焦点从政治方面更多地挪到了生产和生活中,商业市场也比以前繁荣发达了。

    而且由于外国的人的增多,在京的取得旅游涉外接待资格的饭店也在增多。西式的文化娱乐方式不可避免地传播进来。

    如果客观地评价一下,尚且比不了过去,但却已经开始朝着良性发展,比“运动”的十年了可是强太多了。

    若以洪衍武和“糖心儿”的具体情况而论,他们每天活动范围大约就在长安街和前门一带。

    假若不愿在家,他们满可以到“北海公园”的莲塘里去划划船,或在“劳动人文化宫”与“中山公园”的老柏树下喝喝茶,下下“五子棋”。

    去“天坛公园”当然也可以,那里是京城最大的松柏林。另外作为定情之所,时常回顾一下确实是很有必要的。只是单从路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