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九章 分析

    第三百零九章 分析 (第2/3页)

且山东人口密度大,比这边人还多呢,否则以前为什么有“闯关东”这词儿啊?

    像今年能有货调来,无非只因为知青刚开始返城,明年可就未必了。

    另外,这几天洪衍武自己和“小百子”也做了一些数据调查。

    他们现在掌握的情况是,当初说有一船海参卸货在了码头上,本身就是谣言。

    洪衍武以前计算过,在如今完全靠野生捞捕的情况下,滨城全年海参产量,无非是三四百吨的干海参。而那一个货轮的载量可太大了,最少也得几百吨,根本就不可能。

    所以实际上,其实只有百八十吨的干海参卸了下来。根本就是炒海参的人自己把自己吓破胆了。才造成的行情崩溃。

    而且这几天,他们还像上次一样走访了仓库。发现山东海参的存库量,确实已经不多了。目前剩下的二十几吨货,恐怕也就勉强坚持到11月初。

    还有呢,洪衍武去“蛤蜊湾”并不光只为看“老刀鱼”,他从渔村书记口中也掏了点数据。

    他知道的是,现在因为海底空了,渔业公司捞捕的平均成本,就已经高达三十块一斤干海参了。远超市面上现货的价格。

    更何况老百姓并不是傻子,入口的东西好坏肯定能分得出来。山东海参因为大家不了解才卖得出去。

    但时间一长,经过比较,大家了解了成色,自然就觉得买商店的货色亏了,就更别说市面上本地海参的价钱便宜那么多了。

    这就是说,用不了多久,海参私货交易肯定会重新红火起来。大家会掉头疯抢滨城海参。眼前这种价格倒挂的情况绝不会存在太久。

    话到这里,所有的“海碰子”们再也难以抑制心里的兴奋。都忍不住小声地议论起来。

    “好啊,这会我心里有底了。海参咱还不卖了。”

    “是啊,太好了,有希望了,亏不了了。”

    “那大哥呢?既然如此,大哥总不至于真亏得一干二净了吧……”

    洪衍武听着这些小家子气还有点智商欠费的吵吵,再忍不住了,一拍桌子,挤兑了一句。

    “你们也太没出息了!难道就这么点儿想法?亏得我做了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