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外汇券

    第十九章 外汇券 (第2/3页)

说说,我觉着咱们爷俩理解上或许有差距呢。再说也想跟您学习学习。”

    听他这么说,洪禄承倒是没再拒绝,只抬手拿起茶杯示意了一下。

    洪衍武立刻会意,赶紧麻利儿去给他爸爸沏茶倒水去了。

    还别说,接下来洪禄承这一番话,倒真不亏得洪衍武忙和一场。确实让他大长学问、大长见识。

    因为洪禄承虽然不像洪衍武那样,已经知道了历史的走向。可洪家毕竟曾经是“盐业银行”和“中南银行”的大股东,也是花旗、大通、汇丰这些外资银行的大客户。

    洪禄承年轻时就受过岳乾斋和黄奕柱这两位民族银行家颇多教诲。而且后来是靠着真本事,先后躲过了“法币贬值”和“金圆券洗劫”的人。他又如何看不明白外汇券是怎么回事?

    老爷子先是一针见血地指出了上层大势。

    改革开放,国家必然要跟外面做买卖,可目前整个国家的外汇储备不足十亿美元,怎么跟外面做生意?所以鼓励企业创汇和外汇管控就成了国家的当务之急。这个外汇券就是借鉴侨汇券的经验管理民间外汇的手段。

    跟着洪禄承又指出了外汇券的优势和本质。

    照他看外汇券可比侨汇券有优势,一是没有使用期限限制,二是本身就具有货币属性,而且还能按官方牌价换回外币。说白了,这东西就等同于民国时期的黄金和银元。作为有国际共价的一种标准,在外币和本国货币之间,充当一种和事佬一样的桥梁作用。

    随后他还指出了外汇券蕴含的利润和未来前景。

    像过去,街头“兑换银元”的摊子和游走胡同经营此业务的小贩多如牛毛,尽管在人们看来,他们仅是做钱庄不爱做的零散生意,赚得也是微利。但从没听说过有干赔了的。由此可知这里面有多大利润了。

    至于这乍一放开,由于我们国家物质技术都急缺,对外的需求多,而人家经济发达,求咱们的地方就少。这就是说,彼此是不对等的,而且很长时间不会改变。俗话说上赶着不是买卖,那么目前的汇率便会很难维持,共和国的人民币是必然要“毛”啊。

    以前的人为什么总爱把本币换成银元、黄金啊?有人说“乱世黄金”便于携带逃亡。其实并非单纯如此。那些东西挺沉的,怎么也没钞票方便,要是有美金、英镑也是一样的,还能异地汇兑呢。关键还是内弱外强之故,老百姓都愿意存点,借以防止本币贬值。

    最后,这才说到外汇券利益后面的危险。不但和洪衍武想的差不多。而且洪禄承下的定义还特别准。

    他说虽然社会重大变化往往都意味着重大的赚钱机会。但有的钱也是不能赚的。现在的政策对民间管控太严,像外汇事关国家金融秩序和国家未来的发展,重要性比计划物资还重大。说白了,谁敢私下来回兑换获利,就是最严重的投机倒把,那还不是找死吗?

    听到这儿,知道后面会变成怎样的洪衍武已经按捺不住佩服之情。由衷的赞叹起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