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谋房

    第二十四章 谋房 (第1/3页)

    与“小媳妇儿”两口子的感受相似,这段时间,宋局长和常局长也被洪衍武从他父亲那儿现学现卖的学问给“震”了一下子。

    因为尽管京城各单位为了响应市委传达下来的上级政策,已经拉开了大兴土木的序幕。各自都准备着手建房,先解决一部分职工住房问题。但洪衍武对房子仍旧会越来越短缺的判断却是一针见血。

    他的理由是,为响应“伟人”讲话,一拥而上的工程会占用大量资金,而后续却无从补充。另外,建筑材料被耗尽库存和生产力不足也是很现实的问题。再加上越来越多的返城知青已到适婚年龄,谁都迫切需要房子成家。这一切因素聚集在一起,致使房子问题根本无解。居民住房紧张,仍旧会是长期的社会问题。

    仔细想想,两位局长谁都不能不承认,逻辑推理准精且独到,面临的情况确是如此。

    不过洪衍武特意找他们说这事儿,可不是为了故作惊人之语来自我炫耀的。而是作为情感的回报,好心提醒两位局长为日后做些筹谋。

    照他的看法,宋局长的衙门口权力下降难以逆转,而且又刚刚升到这个位置,那么再继续高升和换位置的可能性都不大。与其日后在仕途上耗心力,在权术上瞎较劲。不如先给自家弄几套房子划算。

    而常局长呢,岁数已近退休。俗话说,权力不用,过期作废。再不想办法就更赶不上趟儿了。

    当然,他的好心好意一开始也不是很顺利就被两家人完全接受的。

    宋家人是因为早已经给宋国甫准备了一套三居室。再加上他们自己的住所也是个三居室,认为两套房子满够了。

    特别是宋夫人听见他们的讨论,还插嘴说,“房子再多有什么用呢?不但要维护修理,还要交房租呢。”

    这种价值标准让洪衍武一下就笑了。

    他当然知道老娘们最在乎什么,就说,“阿姨,房子恐怕是当下最难用钱买到,用权力最容易解决的必需品了。分房讲究论资排辈。职称、工龄、学历、户口啊,都量化成分数,然后按累计得分排名。可实际上呢,怎么分还不是领导说了算?普通人为难的事儿,在您这儿就是轻而易举。这就是长期存在、苦乐不均的现状。”

    “阿姨,您别忘了,计划生育政策的前提是人口失控,知青回城连每人安置个工作都做不到,这就是说房子再多也没有人多。现在上面为什么要鼓励私人买房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