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七月流火

    第三十一章 七月流火 (第2/3页)

已经是研究生的耿桦,准备和他结婚。但周筠的父亲却是个三民党退休军官,与耿桦的父亲还曾是战场上的死敌。这件事随后又成了两个人的阻碍。

    最后是两位父亲经过反复痛苦的思索,终于同意俩人婚事。周筠父母也从美国回到了大陆,算是有了一个“从此他们过上了美好幸福生活”的完美结局。

    其实这部电影之所以成为当年最受观众喜爱,并且一下子在成千上万年轻男女心中掀起惊涛骇浪。除了张瑜和郭凯敏这一对年轻演员出色的外貌和恰到好处的表演之外。还有两个在当时看来十分惊世骇俗的原因。

    一个是片中张瑜对郭凯敏蜻蜓点水的大胆一吻,打破了国产电影多年的禁区。造就了共和国银幕上的第一个吻。

    另一个就是张瑜在片中更换了四十三套服装,使《庐山恋》成为了几乎空前绝后,女主角展示时装最多的一部电影。

    于是张瑜和郭凯敏都因为这部电影成为公认的银幕情侣,一时间成为无数观众追捧的大众偶像,成为了青年男女们的梦中情人。

    而更具有实际意义的,除了植入广告的效果有了第一个实例证明,庐山风景区从此游客大增,成为了之后最具吸引力的风景区以外。这部电影似乎还教会了一代人该怎么谈恋爱。

    年轻人都争相模仿电影中的情节,此后他们在情书中也不再只是谈工作,谈理想,互致“革命的敬礼”。而是多了些情意绵绵的委婉表达。

    不过说来更难以让人置信的,是生活中居然真的会有仿若电影中一样的情节出现。

    而且最绝的,就是现实中这个例子不但就发生在洪衍武的身边,甚至爱情故事里的男主角就是洪衍武的二哥——洪衍文。

    那么这个《庐山恋》真实写照到底是怎么发生的呢?

    其实追根寻底,起因还是得找到洪衍武的头上。

    前面咱们说过,当初洪衍武和“糖心儿”在王府井“百货大楼”吃“出国免税指标”的时候,他们常想方设法混进王府井东单二条的“新华书店内部发行组”,装成高干子弟去买各色“皮书”。

    洪衍武不是小气的人,买回来的“禁书”呢,绝不会只是自己看,范围面儿扩散得很广。除了自家人以外,他还会赠送给常显璋,借给邻居水清、水澜看。

    这些人里,洪衍文当然是最方便,最不拉空的了。他每周回一次家,都要拿走一些书带回学校去看。

    但是后来“糖心儿”不是出事儿了吗?洪衍武也没心思再去弄书了。那么从去年十月份之后,也就再没有新书来源了,洪衍文的精神食粮渐渐可就断顿儿了。

    可是要知道,对洪衍文这一代“运动”中长大的人来说,书的意义非比寻常啊。他们对书的情感,哪一代人都比不了。

    这是时代造成的原因。因为他们才刚稍微懂点事儿,正是学习和培养爱好的时候,“运动”就来了,结果一下什么都不能干了。

    学画画吧,成本太高,无论西画、国画,买纸笔都得用钱。学音乐要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