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福利

    第五十三章 福利 (第2/3页)



    首先得说说每个单位基本都有的基础福利。这里遵照的排序是以从生产到生活的重要性递减。

    工作服和劳保用品可是从事生产的必需品。国家有规定,从事什么工种发什么样的工作服,隔一定时间就要发一次新工作服。

    有的人穿衣特仔细、小心,一套工作服能穿好几年,把节省下来的新工作服当日常衣服穿,或者给自家孩子穿。

    那时候,大家都如此。特别是“非常时期”,工人是“老大哥”的地位。有段时间还得由他们组成的工宣队代管学校呢。属于绝对的领导阶级。

    所以穿劳动布的工作服上学、逛街,不仅不觉寒酸,甚至还带着自豪感。因为这份待遇不是随便谁都能享受的,背后意为着根红苗正的家庭成分。

    在这方面,“北极熊”和别的工厂发放的衣服都是一样的。而最大区别在于,对于肥皂、毛巾、手套、袜子这些日常消耗品,发放量是别的工厂的两倍以上。

    而且视情况而定,厂子还额外发放过水杯、饭盒、铝锅、暖瓶、脸盆、床单、被罩、镜子、钢笔、书包、衬衣、卫生纸,这些不在“常规标准”之内的物品。

    可谓五花八门,无所不包啊。

    像洪衍武他们来的这天,就赶上发尼龙丝袜子了。男女各两双。他们下午和劳保用品一起领就行。

    可工作服和劳保用品即使发得再多再好,下了班一身臭汗也照样埋汰啊。所以公共澡堂也是不可获缺的一项福利。

    只是当时大部分的单位都没这个条件。往往只能尽力发些澡票,让职工去外面的公共澡堂排队洗澡。

    像洪衍武和陈力泉过去在“天兴居”就是如此,一个礼拜一人发一张。可他们每天下班都习惯要洗个澡,那就只能是自费了。

    还有一部分单位,通过千方百计的努力,勉强设置出了澡堂子,可条件又不行。

    或许只有一间房,或许锅炉跟不上劲,或是舍不得烧煤烧水。这就导致男女职工洗澡时间是有限的。

    当时流传的这么一个笑话就特别能说明问题。说快过节了,有个单位组织分批外出参观展览,同时在工作时间开放单位澡堂。厂长发话,“今天上午男同志洗澡,女同志参观。下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