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五章 仪式

    第一百六十五章 仪式 (第2/3页)

了。

    各位老少爷们都知道,有句人尽皆知话叫,‘西营的绊儿,东营的块儿,老玉家的官跤没得赛儿’。这话其实是褒贬京跤的源头善扑营,意思是说,西营跤手善跤绊儿,东营跤手善气力。而最后一句的‘老玉家’,则是指当年善扑营东西两营都公认的,跤术最出众,武德最超群的一个常胜家族……”

    说到这里,“错腿冯”再次一个请手指向玉爷,随后气宇轩昂地高声一喝。

    “各位听真了!这位老人家,他既是善扑营老玉家官跤的唯一真传,也是宛八爷、瑞五爷、牛街闪爷的知交好友。更是想当年威震京师,做下‘防兵乱血战大栅栏’、‘办跤馆与武林争锋’、‘惩逆徒南城打擂’、‘踢武馆替子杀仇’等桩桩大事,替咱们跤行拔了份儿,露了脸面的一位铮铮好汉!玉靳——玉爷!”

    这一通快板书似的介绍,一气呵成、连珠炮似的从“错腿冯”口中说出,造成的效果简直就像点燃了炸药包。

    只经过了一两秒震惊中的寂静无声,然后就如同水滴掉进了热油锅一样,全场几乎引爆了,到处都是叫好和喝彩声。

    他们怎么这么大反应呢哦?

    嗨,老人们自不用说,多少都知道些过去的事儿,老玉家的名望和玉爷的传奇事迹,真的是让他们如雷贯耳。而年轻的一代,虽然不甚了解,可经过一番请教打听,刚略知了个大概,便已经敬玉爷如真神。

    而最关键的,是玉爷的辈份儿在那戳着呢。宛永顺宛八爷可是宝善林这一脉的师祖,闪德宝闪爷又是牛街百年来的金字招牌。他们的知交好友?那玉爷对众人来说,分明就是他们的活祖宗呀!

    谁又敢不敬?谁又能不惊呢?

    洪衍武和陈力泉没想到师父在跤行里有这么大的功绩和名望,猛然感到一种荡气回肠和热血沸腾!

    不过这种热闹的场面并没维持多长时间,随着几个问题出现在大家的脑海,大家的热情在某种难言的尴尬中迅速降温。于是天王殿前的叫好声很快就变得稀稀落落,不少人竟又带着疑虑窃窃私语起来。

    “错腿冯”眼里不揉沙子,知道这是因为什么。对此他早就有所预料,于是丝毫不乱地为大家释疑。dudu2();

    “列位,请再听我一言。其实我知道大家心里闹腾什么,无非是还念着过去的讲究,觉得官跤、民跤是两条道儿上跑的马车。对我这个没爹没妈打小靠天桥才活下来的把式将,今天却要替宫禁出身的“官腿”一脉张罗场面,感到奇怪,又或是觉得我自不量力罢了。

    可我要说,咱们谁也不能否认的,是京跤的根儿原本就在善扑营,若是寻本溯源,恐怕在座每一位的玩意也都是那条枝蔓结下的果儿。这个没错儿吧?

    而另外一点呢,那就是所谓官跤、民跤之别,其实早已是过去时了。如今别说官跤扑户绝了,天桥的跤场撤了,在这么些年的‘运动’过后,甚至就连体校的摔跤班也所剩无己了。看看咱们在座的诸位,大多已是头上见白,二三十岁的年轻人实在太少了。也请大伙儿认真想想,如今肯下苦功学跤的年轻人还有几个呀?要没了下一辈儿,我们跤行的未来又在哪儿呢?

    要我说,今天咱们最应该干的,反倒是别在分什么区别了,应该紧密团结在一起,好重新把京跤振兴起来。所以我更以为,今天老前辈的两位高足肯走上这条道儿,还愿意成为咱们的自己人,这明明就是咱们整个跤行的大喜事呀!难道我不应该一效犬马之力吗?难道各位不应该来捧这个场吗?”

    “错腿冯”这一番话说得在情在理,还真没有人能挑出“骨头”来,颇受大家认可。不过,即便如此,可还有另一个问题,让人心里犯别扭呢。

    “冯爷,您说的都对,咱要不明白这个道理,那还不如个孩子。可有一样,历来‘出师考’可都是长辈考晚辈,哪怕同辈也是师兄考师弟,这事……”

    提意见的人说到这儿就开始咂嘴,聪明人话不用说透,“错腿冯”立马明白了这是为什么,便又来劝解。

    “我得告诉您了。玉爷今年已经八十五了,别说按师门辈份是我爷爷辈儿的,就是按岁数,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