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通知

    第九十三章 通知 (第2/3页)

别说在场的人全都乐了,连李福自己也笑了。

    只不过在笑的同时,他的眼角也泛出了晶莹,这是幸福加感动的。

    他这辈子啊,能享福的日子,真的是每一天都和洪家联系在一起的……

    在安顿好李福之后,洪家的日子彻底回归了原有的节奏。

    不过洪衍文和许崇娅的婚事日益临近。他们的婚宴到底在哪儿办,又成了这几天洪家内部热议讨论的问题。

    许家的宾客名单已经初步统计出来了,大约得**十人。所以洪衍武的意思还是想摆在大饭庄子去。

    已经由“首都饭庄”更名回来的“萃华楼”,他就挺满意。那是三进的大四合院,够格接待外宾的,多么体面。

    要不就索性摆到“京城饭店”去,如果能在“开国第一宴”的举办地点,那雕龙柱林立的金色大厅办一场四十桌的酒席,那简直是盖了帽儿了,绝对的京城第一份儿。

    唯独可虑的是,这年头“京城饭店”和“萃华楼”肯不肯降低身价儿做平民老百姓的买卖。要实在不行,也就只能去“丰泽园”了。

    可他的主意这次却遭到了父母坚定的反对。

    倒不是钱的问题。洪禄承认为照他这么办,出的风头太过了。人不能不知道自己几斤几两。否则就会乐极生悲,招灾惹祸。

    洪家的日子好了,是因为国家政策宽松了。可你要在长安街上冒这个头儿,想跟国宴标准比肩,那是自己跟自己过不去,纯属有病。

    王蕴琳也说儿子浮躁。但她反对的重点,更多是认为“喜事”在于大家同乐,而不是排场大就是好。

    如果只顾着铺张办事。那么见过世面的客人觉得你张扬、肤浅。而没见过世面的客人身处其中会不自在。甚至有些经济条件特别不好的客人,都自卑得不愿意登门相贺了。

    这样事儿办完了,不知多少宾客会落下心病,反遭人非议疏离。那不把好事给办成坏事了吗?

    如今可是新社会,讲究的是“平等”二字,何况现在洪家的亲戚朋友,大部分是普通百姓人家,所以还是得从实际出发。办事重在喜庆、热闹,不能让大家觉得别扭和不舒服。

    这么一说,洪衍武是彻底明白了。

    敢情父母要的是“低调的奢华”啊,排场是要讲的,但要适度,得控制在能让大家欣然接受的范围之内。

    也是,像东院儿、西院儿的邻居们肯定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