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二章 花烛夜

    第一百一十二章 花烛夜 (第1/3页)

    毋庸置疑,在这个晚上,最有意思的地方,那还得说是洪衍武和水清的新房。

    所以最后的镜头,仍然得转回这里来。

    晚上十点钟,不但明天要上班的陈力泉早早上了床,西院里几乎所有的人家也都黑了灯,

    唯有洪衍武和水清的小屋里还亮着灯,在黑黢黢的夜里格外显眼。

    这就是当年的生活规律。

    大家不但都要早睡早起,哪怕是拉晚看电视的,也顶多就到十一点多,就没节目看了。

    而且大家还都习惯灭灯在黑暗里观看。

    从没人意识到,这样做对眼睛会有多大损害,人们只知道能省电费。

    至于一对新人的房间里,此时洪衍武和水清已经把行李整理好。

    杨卫帆帮忙买到的机票和两个人的结婚证,也放在了包里。

    但另一项必不可免的内容却在进行之中。

    千万别误会,还没到亲热的时候呢。

    他们俩只是在看账,算份子钱而已。

    敢情下午洪衍武醉酒沉睡的时候,水清守在旁边无事可做,就顺带做了婚事儿的账目统计。

    无论是支出还是礼品、礼金都弄得一清二楚,现在自然要炫耀一下工作成绩了。

    当然,这并不是水清贪财。

    算这笔细账,其实是为了日后给别人随礼参考用的。

    不记下来怎么行?到时候别人家办事,就到了该还回去的时候了。你拿什么做参考啊?

    实际上,这并不是金钱的账目,而是人情往来的账目。

    至于真说到整个婚事收支的具体情况,那可远比水清预计得好太多了。

    因为结婚的装修房子没花几个钱,一切都是洪衍武、水清和陈力泉自己拾掇的。

    那点材料值多少钱?真正花钱的地方只在友谊商店选购的进口灯具和窗帘。

    家具呢?除了一个梳妆台,其他都是大哥白送的,电器也只买了一个彩色电视机。

    以上这些都加一起,才花了二千四百块。

    另外,由于婚礼是厂里食堂办的。

    在庞师傅刻意照应下,六凉八热一个汤的一桌酒席,才给核定了十二块钱。

    汽水和饭后的冰淇淋也是按出厂价算的。

    这样再加上每桌的白酒、啤酒、香烟、糖果、干果,顶多了也就是每桌二十块。

    唯有出租车贵些,六辆小轿车一共花费了二百出头。

    再加上做衣服、照相的钱以及回礼和零七八碎的,那婚礼上的挑费就是一千一百块。

    所以归了包堆儿,除了洪家定亲时赠送的那些东西,他们在婚事上的全部花费其实是三千五百块,真没有什么太过浪费的地方。

    虽然按照此时社会通行标准,这笔花费已经算是比较庞大了。

    大多数邻居和同事给凑的其实不多。

    仅是一块两块的份子,或是给买的暖壶或是锅碗瓢盆。

    而水清自己的积蓄才不过五百而已,水婶儿又主动给添了五百,才凑成的一千。

    真要是这么算下来,那无疑是要蚀本的。

    可关键是洪家亲戚们给的多啊。

    光洪家父母就给了五千,两个哥哥也没亏待兄弟,都给了一千整。

    再加上允泰的一千块、寿敬方的一千,和常家给的一千,那就是整整一万块。

    有了这笔钱,多大窟窿都能富富有余了。

    其次,洪衍武的手下们也都阔绰啊。

    这些来喝“把子”喜酒的兄弟们,尽管在洪衍武的强制要求下,他们每人随礼是一百块封顶。

    但他们人数多啊,百八十口子呢,这又是多少?

    所以最终水清算出来的数字是,刨去开支还有一万五千多盈余呢。

    她怎么也没能想到,自己结个婚,竟然结出一个半的万元户来。

    而这个,其实也正是水清急茬跟洪衍武报账的原因。

    钱数真的太多了,她心里实在没底留下这笔钱,根本不知道能不能还上这些人情。

    但更让她万万没想到的是,洪衍武的态度不仅是满不在乎,反而吐露个消息,又吓了她一大跳。

    敢情就这些还不是全部呢。

    那些个与洪衍武关系比较近乎的哥们和朋友,都把礼金直接给洪衍武了,而且哪个也没少给,那数字说出来更吓人。

    像兆庆个人给了八百,又代表安书记给了八百。

    杨卫帆、宋家、“小百子”,都给了一千。

    “顺子”、“淘气儿”、“三蹦子”、“菜刀”,“刺儿梅”每人给了两千。

    “小媳妇”两口子给了五千,“大将”和“三戗子”代表全体“海碰子”给了一万。

    就连安杰洛还给了六百呢。

    所以还得再加上这三万零二百才算是全部的礼金呢。

    好家伙,这在1983年怎么说都是一笔巨款啊。

    这哪儿是结婚啊?简直是头顶着个大盆儿,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