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三章 献策

    第一百五十三章 献策 (第2/3页)

比较完善。

    不但老百姓的口碑好,还是西城区政府大力宣传的模范市场。

    现在知道这里面居然有洪衍武的筹谋之功,自然让他平添了许多底气和信任。

    于是一琢磨,他便真的按照宋局长的建议,去摸水清的底了。

    在得知这个主意果然是洪衍武出的之后,他甚至还特意找了个时间。

    把水清和洪衍武一起叫进了自己的办公室里,开诚布公、认认真真的跟他们做了一番详谈。

    结果正是这番谈话,彻底扭转了他最初想法,反倒使得他下了坚定的决心,要支持水清创办这个服务公司。

    当然,这样的峰回路转,关键原因就在洪衍武身上。

    如果说这小子身上有什么出类拔萃的优点,恐怕除了对于人性有着常人难及的了解,就是在赚钱的事儿上比较有主意了。

    所以洪衍武特能把握杨厂长的心理,说的都是他想听的话,对他担心的东西也都有合理的解释。

    该怎么管人,怎么调动人的积极性,这些是他的强项,根本不用准备,就能侃侃而谈。

    尽管在服务公司的经营方面,这小子还没做什么细节的规划,可大体思路已经有了。

    粗略说来洪衍武的建议,就是背靠大树好乘凉,守着“北极熊”这么大的食品厂,完全可以从事餐饮业,把他们的特定优势发挥出来。

    甚至就连启动资金他都算计好了,大有大的干法,小有小的干法。

    首先来说,最廉价的买卖就是卖冷饮了。

    尽管“北极熊”是生产汽水的厂方,主营业务是面对全市商业系统的零售渠道批发。

    可问题是商业系统的零售渠道也有触及不到的地方。

    正因为旅游业刚起步,像故宫和天安门如此游人云集的地方,居然买不到汽水和冰棍儿。

    想想看,这合理吗?

    要是他们能主动提供这个服务,那还能不挣钱嘛。

    还是那句话,一帮知青靠卖大碗茶都能卖出一个商贸公司来,这件事算不算大有可为?

    其次,如果要说占用资金再多点的买卖,那还有一条,就是开食品店。

    但这个食品店可不是要和商业系统抢买卖啊。

    不是他们非搞个自产自销一条龙,什么钱都落自己兜里。

    主要还是为了借鉴帮助区服装公司消化积压产品的“西单服装夜市”,来靠这个食品店帮助厂里消化库存。

    比如像一些不好销的罐头,还有一些快过保质期的食品,以及一些磕了碰了的东西。

    他们完全可以开设自己的食品店,把这些东西以成本低价销出去。

    经营地点也不去闹市,就用厂里的房临街的房子,只要破墙开门就能用。

    这样好处可多了。

    对公来讲,不但可以迅速回流资金,避免了浪费和损耗。

    同时也可以把新产品和其他产品摆进去,把这个商店当成一个自己产品的展示厅使用,便于来批发的客户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