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五章 欢聚一堂

    第二百九十五章 欢聚一堂 (第2/3页)

   “表叔,我就说嘛,香港的医生真没有一个及得上您的。您看的太准了。”

    “我最近一年,睡眠确实不好,每天也就五个小时左右。吃安眠药也不管用。我总以为是精神紧张才睡眠不足呢。”

    “头疼也有,可我又给当成了安眠药的副作用。现在才明白到底怎么回事。”

    “您要能治好我这个毛病,那我这趟回来可太值了,侄子实在感激不尽。”

    “哈哈哈”这么一来,在场就没人不笑的了。

    午饭的席面,洪家在餐厅里开了两桌。

    包括李福在内的长辈和男丁一桌,几个妯娌和洪衍茹带着孩子们一桌,正好每桌八个人。

    每桌菜色也一样。

    都是“葱烧海参”、“奶汁二百”、“烧明虾”、“宫保鸡丁”、“软炸里脊”、“爆三样”、“木樨肉”、“冬瓜盅”这八道菜。

    不能不说洪衍武和陈力泉的手艺确实很有样儿了。

    这每道菜的味道都特别可口,尤其是“葱烧海参”。

    饶是在座的皆为知味之人,可人人尝了,都免不了得竖大拇指,竟挑不出毛病来。

    其实这不奇怪,这就叫难者不会会者不难。

    “张大勺”那是什么样的能耐?

    有他的指点,这么重要的菜洪衍武和陈力泉要是出岔子才怪呢。

    别的甭提,就一个小窍门,就够其他的厨子琢磨一辈子的。

    什么啊?

    那就是葱烧海参,要想有葱香味,那得提前把葱熬在汤里,然后撇去。

    做菜的时候不能现放,后放的鲜葱只是为了好看而已。

    要不明白这条,怎么做也没法有葱香味儿。

    更何况洪衍武他们还有材料上的优势呢。

    海参一共十三个品种,唯独辽东“灰参”才适合做这道菜。

    而他们可有“大将”送的辽东最好的“干海参”啊。

    这种材料的差距,就连“张大勺”的技艺也没法弥补。

    要没这个正宗的好干货,怎么做也逊色。

    如此,要手艺有手艺,要材料有材料,才是这道菜惊艳四座的原因。

    但这还不是席面上的全部内容呢。

    除此之外,每桌各加上一只从不远处“聚德全”总店取来的烤鸭,这才是真正的主菜。

    而作为当仁不让的京城的代表美食,烤鸭的味道是无需争论的。

    就别故里的洪衍亢,一吃上这曾经熟悉却又隔绝了多年的美味,就撒不开手了。

    满嘴流油的一气儿吃了三卷鸭子,这才算是喘了口气,能稍作休息。

    按他的话来说,香港虽然也有烧鸭、烧鹅。

    可那东西调料味太重,味道也偏甜,还带着骨头。

    不似烤鸭,味道亲切,吃法自由,可加面酱、黄酱、辣酱,也可自行调配葱丝、黄瓜条、蜜瓜条、金糕条。

    最关键的是科学。

    京城的烤鸭不但温补,也讲究物尽其用,最好的鸭肉才用来卷饼。

    剩下的鸭架子可一半吊汤,一半椒盐。

    那真是一鸭三吃,不同的风味,买一只鸭子就都享受到了,还吃着健康。

    话到这里,洪衍武又插了一句,“衍亢大哥,您还忘了吃鸭子的好彩头呢——‘聚的全’嘛。”

    如此一来,大家又是一阵热闹的笑。

    但至此为止,这一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