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二章 不和谐

    第三百三十二章 不和谐 (第3/3页)

居民也在生活上生出些许多龃龉和摩擦。

    再加上进京人员素质优劣不等,群体流动性强,这就更增加了治安上的难度。

    像在魏公村附近形成的“新(江)村”,很快就沦为了盗窃和拎包的重灾区。

    甚至之后,与之类似在大红门附近形成的“浙江村”,也一样是这样相当混乱的状态。

    这直接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总之,对于大部分的普通人来说,发现这些变化的坏处,远比感受到带来的好处更容易。

    那么怨声载道也是自然而然的事儿。

    或许只有多年之后,他们才能真正看清这些变化的实际意义。

    当然,肯定不是所有人都是这样的,总有例外。

    像洪衍武就对这些变化就完全是另外的一种态度。

    比如说对于国贸中心的建设,他就举双手支持。

    他把“北极熊大厦”盖在国贸的旁边,原本就是想借人家的东风,在这片炙手可热的区域里沾沾光嘛。

    而有关城市道路升级改建,他也绝对没话说啊。

    道路变宽阔变平坦了,作为已经可以用汽车代步的人,当然是好事。

    虽然洪衍茹上班路较远,目前吃着点苦头,可也没关系。

    因为不过是暂时性的。

    他已经为此,让妹妹挂靠在“北极熊服务公司”的名下,去报名学车本了。

    只要等她考试通过,他就会买辆汽车送给她,也就再无虞路上受罪了。

    当然,肯定不会是什么好车,洪家人讲究低调嘛。

    顶多也就是个菲亚特126p送给洪衍茹。

    俗称“大头鞋”、“小土鳖”的。

    这车是从波兰进口的,因为排量只有0.65l,售价只有七千元。

    可别看小归小,却五脏俱全,能坐四个人。

    不但座椅是真皮包裹,方向盘很大,并且它还带有音响,暖风空调,点烟器等配置。

    让洪衍茹一个女孩子用,其实挺合适。

    最关键就是汽车在当时绝对是身份象征,尤其是私人汽车。

    所以当时这车因为价廉物美,卖得可特别好,受演艺明星们的追捧而长期断货。

    也就是洪衍武路子野,不,是杨卫帆路子野,他才能轻而易举的以没经过炒作的价儿拿到现货。

    而且还能给妹妹预先指定颜色,要了个红色的小车儿。

    至于洪衍茹当然为此高兴坏了。

    学车可用心了,晚上还常拿水清的车来练习。

    真恨不得第二天就能开上属于她自己的汽车,加入到京城第一批私家车主的行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