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各方反应

    第二十章 各方反应 (第2/3页)

    紧跟着,“宝福”自知理亏,竟也掏出一张“大团结”塞进了洪衍武的兜。

    “见笑了,刚收的傻小子,还没调教好。”

    洪衍武见状也是一抱拳,赞了句。“行,爷们儿,讲究。”

    出现这种结果并不是什么怪事,因为面子,对于玩儿闹们可比什么都重要。

    “宝福”虽然是冤家对头,但他也讲究礼数。那么洪衍武就得知这个人情。全没想到经底下人这么一闹,俩人关系反倒趋于缓和,于是就此便拱手别过,再有事儿就是后话了。

    不过,有懂礼数的,就有不给面子的。

    原本天宁寺的“大民子”和洪衍武、陈力泉还算个半熟脸的熟人,因为隔得较远,也未发生过什么龃龉。按理说,至少要过来走个场面,跟他们寒暄几句。可偏偏这小子只远远张望了几眼,随后掉头就往西边走,竟像是又回自己的老窝去了。

    为此,陈力泉不免觉得很是蹊跷,认为“大民子”是撞了邪。可洪衍武却不这么看,他一眼就断定里面有事儿,弄不好这才是真正利益冲突的开始。

    洪衍武的这种想法其实并不难印证。两个小时之内,随着更多的各路“诸侯”陆续到达,自然就有别有居心的人为他们提供消息。

    果然,经人之口他们很快得知,如今天宁寺的“大民子”和“虎钳子”已经联合在了一起,确实已经成了他们的新对头。因为这伙人恰恰就是与“弓子”、“八叉”相仿,现在占据了另外半条40路的新兴势力。

    到此为止,随着各种方式的套磁、敌视、挑唆、卖好、拉拢的大戏,陆续在菜市口街头上演,饶是洪衍武仇人多朋友少,但在各种表面客气的应承之下,他和陈力泉的兜里也被塞进了二百多的喜钱。

    但除此之外,他们也就再没什么收获了,甚至可以说,他们今天这一“炮”放出来还有点“哑”。

    因为按规矩来讲,当某一方“把子”“折”进局子之后,如果没有新“把子”扛起大旗,这个小团伙的成员便会在树倒猢狲散后,寻找新靠山吃饭。

    可一旦这位“把子”回归社会之后,如果有意“重开山门”,那么昔日手下也可选择重归其麾下效力。

    并且这种情形和平日可以靠刀子“抢佛爷”不同,由于江湖崇尚“忠义”,无论新主还是旧主均无权强迫,要凭这些手下自由选择,否则就是不“局气”,不但会毁“名声”,造成手下离心离德,也一样会引起其他势力的“公愤”。

    至于当事双方两家“把子”是否会因此恼怒记仇、秋后算帐,那就要看各自日后的本事了,但至少当时是不能“图小利而毁大义”的。

    要说起来,过去洪衍武手底下其实有多至三十余人,今天见了也有少一半。但不知是因为这些人已经被新主子彻底收服,还是因为过去洪衍武太过霸道,薄待了他们。虽然这些旧日手下也都奉上了喜钱,挨个上前见礼。但真正肯主动愿意离开新靠山,重归旧山门的主儿,也仅仅只有“佛爷”“小媳妇儿”和“战犯”“坛子”两个人。

    为此,哪怕是脸皮似城墙的洪衍武也觉得很些挂不住脸儿,便不无自嘲地跟陈力泉说。

    “泉子,看见了吧,这就叫世态炎凉。什么亲信、手下,全是狗屁扯淡。你有势,巴巴的跟着你屁股后边转,一旦你趴下,再没有人跟着共患难。你以后可千万不要轻信于人,谁也不要相信!”

    可陈力泉却不这么看,反而笑着跟洪衍武说。“你这话太绝对了,人跟人之间,是很难在困难的时候摽着膀子一起干。可你不是还有我呢吗?”

    洪衍武轻轻一笑,“咱俩的关系是特例,不比常人。”

    “那‘小媳妇儿’和‘坛子’又怎么说?”

    听了这话,洪衍武倒不由看了一眼身后。

    “小媳妇儿”和“坛子”此时的面色明显有些尴尬。

    洪衍武这才意识到自己无意中已经“一杆子打死了一船人”。出于内疚,他便讪笑着拍了拍“小媳妇儿”和“坛子”的肩膀,还主动给俩人一人发了根儿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