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子婴的好心

    第五十一章 子婴的好心 (第1/3页)

    眼见项籍仍然似懂非懂,虞周懊恼的直想撞墙,总觉得他勇猛过人缺乏谋略,所以两人在山上总是较劲一样的学兵法,现在好了,西楚霸王读书读傻了,干脆收拾包袱隐居一辈子得了。

    “礼信亲爱之义,可以饥易饱;孝慈廉耻之俗,则可以死易生?”

    谢天谢地,不是项籍犯傻,原来是从兵书上找依据去了。

    “羽哥,尽信书不如无书,兵法学的再精也只是理论,实践才是根本,我跟着蒙恬去了一趟战场,发觉自己还是定力不足,所以啊,别让道理刻在书简记在脑中,要真真切切的去实行。

    书本说的是什么?是道理,是套路,一法通万事那是不可能的,就像当今天下秦王尽信于法家,可并非什么事都能以严法解决,雷霆之外尚有雨露才是自然之道。”

    项籍挠着头皮满脸无辜:“我就随意问了一句你怎么这么多感慨?这些事情你来做决定不就好了。”

    虞周仔细想了一下,确实是这样,自己好像有点过于敏感了,吃不饱饭抱怨一句是人之常情,弄的项籍提前进入叛逆期就不妙了,看来需要转变心态的不止是楚霸王。

    难道这是再次进入青春期带来的后果?怎么跟更年期似的……

    一边嘀咕着,虞周一边回到营帐想想出海还需要什么准备,接下来的日子紧张又忙碌,不过再也没见到徐福,听说这厮去选派军士了,因为他干的勾当蒙恬绝不配合,所以不同意调动麾下一兵一卒。

    倒是赵婴三天一小宴五天一大宴前来邀请,总而言之正事没有琐事一堆,话里话外老是探究虞周的师承,为了确认,这位大秦公子还想与他比剑,几次宴请下来,虞周有点应顾不暇,因为他也确认了一个信息,赵婴好像以为自己师承尉缭,好几次话题都往上面引。

    就在忙得不可开交之时,居然有军士前来报信,说是军营门口有人找,指名道姓的要见虞周。

    一头雾水的来到门前,发现居然是司徒羿:“你怎么来了?不是说千万别来找么?”

    “子期放心,我这次来就不准备走了,不怕秦人顺藤摸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