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缓称王

    第三十章 缓称王 (第2/3页)

,也不该独自承担风雨,就依此计行事。

    不过萧某还有一言,不吐不快。”

    “讲。”

    “若是梳理典律、安百姓稳城池,老夫当仁不让,可要说起谋算天下,萧某自认没那本事,所以我觉得……咱们是不是把范老请来?”

    项籍皱眉:“师父的病情刚稳一些,不好打扰,反正现在只有一城,过些时日再说吧,何况还有子期。”

    萧何四处看了看,再想想入城的这群人,有个最大的共同点,全都年轻的可怕啊!

    这东西无关信不信任,纯粹少年人血气旺盛,太容易干出一时冲动的事情,在他看来,就像阴阳两合一样,必须配上几个人老成精的家伙才更有底,自己一人孤掌难鸣啊。

    这一提醒,虞周也是刚想起,不对啊,项梁呢?范增呢?几个最热心造反的老家伙怎么都没露面?

    “项叔父何在?”

    “哦,还在监制战船,说是要等我们过江之用。”

    “渔船都能过江,非要战船做什么,再说最适合运兵的沙船早就成了,此事有蹊跷啊。”

    “我也不知,许是他的爱好吧。”

    ……

    ……

    郡守府衙很大,赵善走在其中有些发飘,王宫的记忆再远也不至于忘记,相比而言,现在的落脚处不算什么,之所以变成这样,是因为有太多信息充斥脑袋。

    这群人比自己想像的强大,也更聪明,总是四处奔波,她也见过不少六国故旧,除了躲进深山衣食无着的,大部分人已经折断了心中兵刃,混吃等死不知所谓。

    或者迫于秦人威势不愿流血,或者安于现状得过且过,即便还有雄心不减的,也是疲于奔命难保自身。

    哪像现在遇到的这伙人,有谋略有勇武有分工,一件天大的事情,到了他们嘴里有条不紊的就像射箭,造箭的、鞣弦儿的、开弓的、指定目标的,然后“嗖”的一声就能完成。

    他们到底藏的多深,还有多少没露出来的底细?

    想不通,只是听到的就有一座水寨一个船宫,似乎还有别的藏身之处?

    最主要的是,他们好像从不缺人,算计整个天下的谋士都是说请就请,

    从那位萧主吏的处事和手段来看,她不认为这是虚张声势。

    还有身边这个家伙,一直在说他的项大哥如何力扛千斤闸,是啊,不缺文不缺武,看来大楚复立指日可待,那么,大赵呢?

    听他们所谋甚远,能否允许自己复赵?

    听到龙且事无巨细的夸赞项籍,她不由叹了一声:傻子,在个心有旁骛的女子面前说这些,心思好单纯啊,就像他身上那股掺杂各种零食味道的清香。

    正在想着心事,忽然觉得周围景致不太对劲,赵善问道:“这是哪儿?”

    “咱们的住处啊,项大哥安排的。”

    “你与我同住?”

    “是啊,别误会,这是一座别院,好几间房呢,你住东屋,我去西屋安顿一下。”

    赵善很想笑,这家伙果然心思简单,跟他呆在一起,只觉什么事儿都挺开心,好像,大赵也不是那么重要了。

    “喂,我现在不是公主了,还是你住东屋吧,免得你兄弟笑话。”

    ……

    ……

    后浪推动前浪,波涛汹涌的长江从不停下奔流向海的脚步,两个黑瘦的身影,摇摇晃晃的钻出水面,刚到岸边,其中一人大口大口吐着酸水,也不知是不是灌了一肚子。

    “季康兄……还是你有办法,张某这条命,总算是逃出秦人之手了……”

    灵一个汉子虽然皮肤黝黑,却不同呕吐那人,他是那种一望即知的多年奔波所致,此刻正在拧着衣襟,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毫不松懈。

    “子房兄,这法子也是听一个小侄说起过的,我还是头一次试,否则也不会如此狼狈。”

    张良又是一番揉腹捶胸,好容易肚子里好受些,这才接口说道:“奇思妙想,救得张良一命,我算记下了,见得此人定当感谢!”

    季康一笑:“许久没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