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一章 神对手猪队友

    第一百八十一章 神对手猪队友 (第1/3页)

    很久很久以前,大禹封了舜帝的儿子商均在虞城这里,号“有虞”,自此,虞国和虞姓便传扬开来,历经千年源源不绝。

    虞周其实挺喜欢这样随着大军四处走走的,因为不打仗的时候,他总能从当地人的讲述中对于脚下的土地更多几分了解,让人心驰神往。

    这就是文明古国的宝贵财富,是多少金钱也无法衡量的,就比如这座毫不起眼、名不见经传的虞城,有谁知道仓颉就是在这里造字并且葬身于此,又有谁知道酒神杜康也是在这里酿酒的呢?

    坐在微凉的夜空下,听着耳畔劈啪作响的篝火,想象一下这片土地曾经的辉煌,浑身的血液都要从骨子里发出呻吟了,这种来自心底的共鸣岂非美哉?

    而且除了高涨的心理满足感,这样带有几分原始气息的野炊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放眼望去一览无余,商讨军机也更加方便,仿佛天地间没什么不能说的了。

    “如果章邯确实是为了围点打援,那么秦军拿下济阳与外黄的目的绝不是阻路这样简单了,依张某看,他们很可能在此布下埋伏,以逸待劳。”

    “不用这样大费周章吧?秦军有二十万人,我们只有区区五万,折腾这么多还分散兵力,难道章邯是傻的吗?!”

    张良笑了,继而回道:“章邯当然不傻,可是他麾下的刑徒就不一定了,上将军不妨想一想,若让英布所部令行禁止,此事会有多难?!”

    项籍瞄了一眼英布驻扎的营帐,很厚道的没有说一句话,只是脸上纠结的表情已经说明了一切。

    虞周不这样看,立刻回道:“同是刑徒,我觉得章邯所部与黥布麾下大不相同。

    章邯的手下人全是从骊山直接拉出来的,他们本就习惯了被鞭策,执行军令应该不成问题,不像黥布营中那样,那些人逃出牢笼野了许久,行事自然肆无忌惮。”

    “这么说是没错,可是别忘了黥布和他的手下原本也是骊山刑徒,刑徒也是人,人都有七情六欲,子期师兄怎知章邯麾下没有离心离德之人呢?!”

    虞周皱眉:“章邯麾下绝对有想要脱离大秦之人,但是我不相信这些家伙会在此时发难,须知秦王子婴继位之后已将徭役大幅减少,总会挽回一些人的心。”

    “没错,趁着这些人摇摆不定的时候,这就要看我军接下来能否建功了,如果一战得胜,对大秦失去信心之人自然会借机脱离,如果我军首战失利,那么这些人再动妄念也是难了……”

    张良说了半天,虞周也听了半天,听完之后,他觉得张良猜测的成分太大,有点太依赖巧合了。

    在虞周看来,用兵之道可以把坏的可能当成必然发生的去防范,但是绝不能将好的巧合包含在内,因为一旦事情的发展不如预期,小小的落差总会让人付出代价。

    沙场上的代价,从来都是以人命来结算的,虞周付不起,也不想付。

    “所以子房师兄认为,章邯之所以迟迟未进军,就是因为发现了麾下有些失去掌控,这才休整至今?!”

    “正是。”

    项籍想不明白了:“子期,子房,你们争论了半天,这跟济阳、外黄失守有什么关系?”

    张良自信道:“布置陷阱当然需要饵料了,这些人,或许就是章邯送上门的抹了蜜糖的毒药,济阳、外黄与大梁分别成犄角之势,若是选其一攻之,上将军会选哪个?”

    “当然是选济阳了,大梁城坚路远,外黄再怎么说也是县治,济阳城就不一样了,墙低人少最容易攻下,而且占据此城之后可以驰援临济,不正是我军此行的目的吗?”

    “没错,所以章邯也是这么想的!”

    虞周念头一动,心里忽然有了一丝明悟,把古今相互对照一下是一种穿梭带来的后遗症,他想了半天之后,终于知道济阳是哪儿了——兰考!

    说起兰考,当然不能不想起盐碱地,此时的黄河并未改道,所以这种自然灾害应该不像后来那样严重,可是身处这个时代,虞周对于始皇帝的行踪总是格外关注的。

    济阳小城属于户牖邑,嬴政东巡的时候曾经到过此地,据说当时昏雾四塞使得天子车不能行,始皇厌之,故称之为“东昏”,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