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抉择(一)

    第三十章 抉择(一) (第1/3页)

    蒙诏与汉唐边境之处,一队二十几人的商队正从西川进入蒙诏。商队主人马车由十人护骑守护,剩余人马二人一辆运货的马车。

    商队在走到玉莲山时,正巧遇到几百人的难民,这些难民多是老弱病残且多数面瘦饥黄。

    见到商队后,居然一起奔向商队年前,纷纷跪下祈求给他们一些食物。

    领头的护卫骑马来到主人马车前说道,“少主,我们又遇到了南诏的难民。”

    马车之内传出一位充满磁性的男声,“将粮食给他们一车便是。”

    “遵命!”

    护卫首领冲马车队伍挥手,一辆载满货物的马车缓缓驶向难民。一名护卫将盖布掀开后,这些难民不约而同露出喜悦的神色,再次跪谢这车队的主人。

    难民将食物领走后,难民中一位六旬麻衣老者来到护卫首领跟前,将自己的一枚玉佩放在护卫首领的手中,“恩人,谢谢你们帮助。我这玉佩也不是什么贵重的玉器,就当做是恩人的谢礼吧。”

    护卫首领自然不是一般人,他看出这枚是用上好玉石雕刻而成,居然就这么轻易的当做了谢礼。

    护卫首领又将玉佩塞回老者手中,“老伯,你这玉佩非凡品。我受之有愧,你还是自己收好吧。”

    老者见护卫首领推辞,却没有收回玉佩,“我等是失去家园的流民,今日得恩人救命之恩。再不凡的玉器留着又有何用。还望恩人不要再推辞。”

    老者告谢后,又回到了难民人群之中。护卫首领打开主人马车卷帘,将玉佩教给自己的主人。这主人赫然唐门的门主张威。而在马车之内还有另外一个人,殷若离。

    蒙诏公然反叛南诏,彼此之间剑拔弩张,南诏新王虽未派大军围攻蒙诏,可谁都知道他们之间的大战在所难免。这些蒙诏周围的乡镇居民怕战乱牵连,纷纷选择逃离自己家乡。

    殷若离收到祖父的信件后,在唐门的养心宫待了三五天。关于自己的身世,她一直知道,可她从来没有听祖父说的如此详细。为何自己却要承担这样的责任?

    打开窗帘看着那些逃离故乡的南诏百姓,殷若离心里更多的只是同情。哪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