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三五章 合格继承人是什么样的

    第五三五章 合格继承人是什么样的 (第2/3页)

    当然,这里有人会说李二如果有这样的心理,那么在李承乾谋反失改之后,就应该选择李泰当继承人。

    可是就当时的情况来说,李泰的本质还是一个书生,他太直了,思想过于理想化,‘杀子传弟’这种让人一听就反感的话他都能说出来,这就表明李泰在九字标准中缺少了另外五个字:有自知知明。

    什么话该说,什么话不该说都不知道,这样的人可以承继皇位么?李二并不反对继承人心狠,杀光自己兄弟这种事情他可以接受。

    但是他不能接受皇位的继承人不识时务,没有自知知明。

    连自己的孩子都能杀,还会在乎自己的弟弟?扯淡骗人也不是这么一个骗法。

    明知道李二所表现出来的是以孝治国,但却要表现出自己的狠辣,这对李泰来说是一种不识时务的表现,也是没有自知知明的表现。

    而对于一个帝国的皇帝来说,一旦没有自知知明,那么这个帝国就危险了。

    杨广不顾国内的实际情况,三征高句丽,最后导致整个中原地区烽烟四起,民不聊生。追根究底隋朝的统治被推翻,还不是因为杨广没有自知知明,心高气傲。

    杨广不够聪明么?杨广没有远大的志向么?杨广不够狠么?这些条件杨广都具备。

    但是,杨广为什么会落的身死国灭的下场?还不是因为他没有自知知明,不顾当时国内的实际情况,一定要按照自己的意愿去行事,最后搞的民怨四起,推翻了大隋朝统治。

    李二不想自己的继承人也这样,一个没有自知知明,只生活在自己理想中的皇帝,只会成为大唐的灾难,而不会带领大唐走向光明。

    所以李二并不介意李承乾会谋反,如果李承乾真的造反成功了,李二在理智上或许会欣然接受,但感情上能不能接受就是另一回事儿了。

    可同样,如果李承乾造反失败了,那么他就必须承担后果,作为他没有自知知明,敢于向强权挑战的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