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0章 只争朝夕

    第890章 只争朝夕 (第1/3页)

    治平二年的夏天,很热,比天气更热的是人心。

    以太师兼太傅,西夏总督文彦博上书作为起点,越来越多的官员跟着上书,强烈要求迁居天下世家豪强,屯垦戍边,开发边地。

    这一次上书人员之多,规模之大,内容之干脆,都是超乎了所有人的想象……包括在京的官员,许多人都大吃一惊,他们猛然发现,原来王宁安竟然强大到了如此的地步!

    东西两京,六部衙门,各地的官吏,甚至御史台,翰林院,全都有人支持,十几年的积累,终于到了厚积薄发,开花结果的时候。

    就连那帮蛰伏的老家伙,也是目瞪口呆。

    姓王的一直在隐藏实力啊!

    这一次或许才是他全力施展吧!

    还有姓文的,这个老不要脸的,果然倒向了王宁安,成了他的走狗马前卒,也难怪别人都倒台了,他还能屹立不摇。

    中原没有位置,还能跑到西夏呼风唤雨,文宽夫,就是个败类!

    此时的文相公,却也是一肚子委屈。

    娘的,老子又被坑了!

    文彦博真的是精心准备,推心置腹,他觉得王宁安一定会听得进去的,其实他想的也对,王宁安是听进去了,但问题是王宁安没有按照文彦博希望的那样走,相反,王宁安来了一个大转弯,把改革的力道骤然加大了。

    迁居豪强,这个事情雄才大略的汉武帝就干过。

    他逼着家产在300万钱以上的豪强,迁居茂陵。

    当时还有个著名的大侠,叫郭解,卫青都替郭解求情,说他是个穷鬼,没有那么多的钱财……可汉武帝却说,郭解能让朝中大臣替他说情,不是豪强,还是普通人吗?

    就这样,郭解被迁到了关中,后来全家都没了性命。

    乍看起来,汉武帝的举措很残忍,但是仔细研究,却发现这一招太高明了。

    天下豪强被迁到关中,他们手上的土地田产就需要变卖折现,这时候朝廷就能花低价被田产拿到手,反过来,以很低的税赋,出租给无地的百姓。

    得到了土地的百姓就能交税,服兵役,提供产品,支持大汉对匈奴的战斗。

    中国的历史很漫长,一个最大的好处就是经验教训太丰富了,只要仔细研究,遇到的困难,在历史上都有类似的案例,去看看先人怎么办的,在仔细权衡,就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略。

    王宁安之前就推动了分田令,希望摧毁原来的土地依附关系,给老百姓一个生存发展的基础,为整个工业化提供合格的劳动力,还有丰富的农产品……他这个道命令,在兖州,济州等地,效果很好,在幽州大本营,也推得动,但是其他地方,就应者寥寥。

    本来摧毁了孔家,情况好了很多,但是接下来爆发了和西夏的战争,又把分田的事情,再一次延迟了。

    如今拿下了西夏,多了河套平原这个大粮仓,王宁安再也不想拖延了。

    和文彦博的谈话,更坚定了王宁安的想法,不是斗倒了接老臣,灭了旧派,就能改变文官集团的,这帮家伙就是一群精明的吸血鬼,稍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