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六章 面子

    第三百零六章 面子 (第1/3页)

    见他们这些官员都是各自说的有理,崇祯也是一时拿不定主意,这也是不怪崇祯,毕竟这世上什么事情都有两面性,有利有弊,就要看你怎么去看了!

    菜刀可以杀人,但是也可以做菜嘛,就看你以什么角度去看!

    崇祯想了一会,又是对内阁首辅韩爌说道;“韩爱卿以为裁撤驿站之事该当如何?”

    崇祯一向都是对韩爌颇为看重,毕竟是老臣嘛,见多识广。

    这韩爌乃是当朝首辅,他的一言一行都是影响极大,韩爌,字象云,山西蒲州人,生于嘉靖四十三年,万历二十年便高中进士,从此踏入仕途,他亲身经历了许多大明王朝的重要时刻,并且是许多重要事情的重要参与者,

    比如泰昌皇帝刚刚继位,很快就是病危,韩爌就和方从哲,刘一燝在病床前接受泰昌皇帝的遗诏,而后排除万难,扶保天启帝登基,被天启帝加封为太子太保,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

    天启二年,东林党人借“红丸案”弹劾当时的内阁首辅方从哲,一时之间,那是举朝哗然,方从哲眼看着就要身死名裂,许多官员也是受到牵连,这时韩爌身为东林党人,却是不偏不倚的站出来澄清“红丸案”事实,天启帝采纳,这才是保下了方从哲及一干人员,没有兴起大狱。

    天启三年,因为平定妖贼徐鸿儒有功,再次加封为太子太师,天启四年叶向高致仕,韩爌被委任为首辅,可是此时的魏忠贤已经是大势已成,许多忠贞大臣或死或走,韩爌独木难支,不久后,韩爌黯然告老还乡。

    崇祯元年,韩爌被崇祯启用,再次出任内阁首辅,崇祯二年,鞑子大军绕道古北口,进而包围了京城,期间,崇祯向韩爌问计,韩爌主张迁都南京,如此,可保大明江山基业,这是大明晚期朝廷重臣第一次明确提出迁都的主张。

    崇祯大怒,江山社稷在此,祖宗陵寝在此,怎可迁都!从此崇祯便是疏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