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章 感动吧

    第五百二十章 感动吧 (第3/3页)

 该给朝廷上缴的皇粮赋税,万华那是一分不少,这点钱粮万华也不在乎,都说明末赋税重,其实说句心里话,朝廷要的真不多!

    就拿辽饷来说,不过是每亩地九厘银子,这九厘银子才多少钱!一两银子就是十钱,十钱就是一百分,一百分就是一千厘银子,那你自己算算九厘银子才多少!

    按一般的粮食价钱计算,九厘银子也就是十斤糙米的价钱,这对于一亩地的产量来算,这真不是什么很大的量!

    所以崇祯帝才会接受大臣们的提议,给老百姓加响,搞摊派,因为这确实不算什么,你出一点,他出一点,每个人身上拔根毛,全国这么多人,把这皮毛一般的九厘银子一收,那就是几百万两银子啊!

    这几百万两银子就解决了朝廷头疼的大问题,这么简单,何乐而不为呢!

    所以崇祯帝给老百姓加饷,真不是不爱老百姓,而是这个账算下来真是要划算了!

    可是崇祯帝哪里知道这世上除了正规的皇粮赋税,还有层层加派,朝廷大佬这边还好一点,毕竟大佬也就那么点人,加上他们也是吃穿不愁,所以多少还要点脸面,吃相还不是太难看!

    可是越到下面越是没脸没皮,到了县以下,那就更是无法无天了,收税跟明抢也没什么区别了!

    现在万华是米脂土皇帝,谁敢抢他!

    因为万华跳开了最敲骨吸髓的乡绅和税丁,加上县衙又是自己说了算,所以别看他照着朝廷规矩缴纳皇粮赋税,其实也没花多少钱!

    所以一个有趣的现象出现了,万华占了米脂这么久,竟然朝廷还不知道,还以为这里管得不错,是个太平地方!

    因为米脂太成功了,所以万华自然也是要把在米脂的成功经验复制到清涧,只要清涧也和米脂这样瞒个两三年,

    这两三年再一心一意恢复民生,壮大实力,可以想象,那时候的万华,力量又将是再上几个台阶,陕西谁能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