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二〇章 皇帝的怒

    第六二〇章 皇帝的怒 (第2/3页)

也不想拖延。

    三言两句将昨日遇见钱硕的事情说明白了,宣云锦严肃的说道:“这事儿竟然定国公都出手了,五千两银子对他们来说虽然不多,可总想着要证实一下比较放心。”

    “所以,我询问了钱硕有关他买到考题的内容,进宫想请皇上证实一番,若是假的自然无妨,若是真的,也不是草民知情不报啊!”

    皇帝笑了笑:“原来如此,那倒也是,不妨说说看,你得了怎样的内容?”

    宣云锦打量着皇帝的表情,顿时明白章奕珵说得对,每次科考都有泄题的流言蜚语,只怕皇帝也是很清楚的。

    所以,皇帝这会儿并没有太放在心上。

    宣云锦思维一转,犹如聊天玩笑的说道:“据钱硕说,买来的考题诗词部分是以‘母亲’为题……”

    这个主题是很少拿来国考的,所以就算猜也很难猜到。

    至少她看过章奕珵的模拟题,几乎没有以这为题的。

    宣云锦说得缓慢,仔细注意着皇帝的表情,结果,皇帝脸色一变,一开始的不以为然立刻严肃了起来,端在手上的茶盏一荡,甚至溢出了不少茶水。

    见状,宣云锦心下一沉,最后的那是侥幸已经烟消云散,很明显,这泄题的事情怕是板上钉钉的事儿。

    “四书考的是《中庸》,子日,‘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

    这句话,宣云锦是依靠着记忆,硬背下来的。

    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一般来说,论语和孟子是考得最多的,中庸之道对于一腔热血要走上仕途的学子来说并不太适合。

    相对来说,这又是比较偏门的考题,很多学子虽然明白其中的意思,却不一定有自己真正的想法。

    这句话的意思很明确,孔子说:“中庸大概是最高的德行了吧!大家缺乏它已经很久了!”

    正因为它是最高的德行,最高的道德标准,所以,很少有人能够真正实行它。

    这样说来,中庸之道是不是也只能作为一种理想的道德规范而加以提倡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