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5章  朕亲自为他们送行

    第1125章  朕亲自为他们送行 (第2/3页)

踏入社会时也纯真,懵懵懂懂的,带着自己纯真的三观进了国企。

    进了国企他抱着与人为善的念头和周围的人相处,但很快他就发现自己错了。

    你善良别人就欺负你,就把不属于你的活交给你去做。

    你善良好说话别人就会蹬鼻子上眼……

    他后来才知晓为何有人总是欺负自己,而不敢欺负别的人。

    你太善良了啊!

    于是在一次忍无可忍中,他把凳子扔了过去。

    好了,那个欺软怕硬的傻缺从此见到他都木然,或是微笑,再无那等趾高气昂的模样。

    原来这个世间是这样的吗?

    这个事件给了他极大的冲击,让他知晓善良并非是无条件的妥协。

    “善良是对事,而不是对人。”

    这是贾平安的理解。

    遇到事能帮手就帮手,心中秉承着善意,这就是善良。

    善良不是谁都能欺负你,那不是善良,而是懦弱。

    “有大郎和三郎呢!”

    按照这个时代的道德规范,贾平安在时孩子们就不能分家析产,必须组成一个大家庭共居。

    “等我们去了,也还有大郎和三郎看着他,放心吧。”

    贾昱很有责任感,这一点让贾平安颇为满意。

    就算是他和卫无双去了,贾昱依旧能撑起这个家。赵国公的弟弟,谁来欺负试试。

    “嗯!”

    卫无双说道:“三郎看似嫌弃二郎,可却经常帮衬他。”

    贾平安回头,贾东正一脸嫌弃的和贾洪说话。

    “他们哄你就骂,就回来和阿耶阿娘说,和大兄说,和我说,我们帮你。”

    贾平安回身笑道:“其实许多时候这并非是坏事。”

    老二这般纯真,却能引得兄弟们彼此之间更加的团结,这是好事。

    而纯真的老二在兄弟们的庇护下过着自己的小日子,也不是坏事。

    所以一件事是好是坏,还得看你从哪个角度去观察。

    “郎君,夫人,用饭了。”

    贾家要开始吃午饭了。

    那些贵女们也颇为期待贾家的饭菜。

    “好少。”

    每一道菜都很少,几乎就是两筷子的事儿。

    有的甚至只是一口过。

    “这是……鸡肉?好嫩!”

    “有些麻,果真是美味。”

    一顿饭吃下来,一个贵女说道:“今日算是开眼界了。长安食堂我也去过,可和今日的菜却有些不同,但味道更……怎么说呢……更像是家里的饭菜。”

    兜兜得意的道:“往日家里也不会弄那么多菜。”

    “贾家无需这般节省吧?”有人不解。

    兜兜说道:“阿耶说浪费食物可耻,能吃多少就弄多少,为了面子故意剩一堆食物不道德,那不是面子,而是傻子。”

    这等三观……

    贵人吃个饭剩大半怎么了?这不是常态吗?

    你要说贾家抠门,可先前竟然有几道价值不菲的海味,可见贾家并非是舍不得花钱。

    那就是……

    几个贵女相对一视。

    饭后喝茶聊天,随后约定了下次去哪家聚会,大伙儿就此告辞。

    礼物是一罐茶叶,再无其它。

    但这一罐茶叶拿到市面上去价值不菲。

    贵女们去和卫无双等人告辞。

    卫无双笑道:“贾家没什么楼台水榭,倒是怠慢了,回头再来。”

    没有过度自谦,但也说了贾家的一些问题,譬如说没有楼台水榭。

    “国公!”

    王蔷突然欢喜的喊道。

    贾平安在院子的另一头,和王勃在边走边说话,闻声侧身看来,笑道:“是二娘子啊!”

    王蔷和兜兜交好,时常来贾家做客,都熟悉了。

    贾平安止步,王勃背身避开。

    王蔷上前,福身道:“阿翁上次还说请国公去家中做客,可国公却没空。”

    “改日吧。”贾平安不想为闺女的友谊加上利益的色彩。

    人就是这么古怪和矫情……看看兜兜的这些朋友,几乎都是贵女。若是贾平安平庸,这些贵女自然看不上兜兜。

    她们和兜兜,甚至是她们之间的友谊一部分是因为阶层一致导致的三观趋同,可为知己;另一部分是因为彼此都背景不凡,说不得什么时候能互相帮助。

    这就是利益。

    一个少女上前,“见过国公。”

    贾平安一脸老父亲式的微笑,“客气了。今日在贾家可自在?”

    他如今是兵部尚书,更是大唐名帅,威严自生。

    “自在。”少女笑道:“今日看了贾家,开始觉着平凡,可后来才觉得温馨,国公治家果然与众不同。”

    娘的!

    看看!

    看看!

    这少女看着不过十三四岁,可一番话说的这般老道。而且她一番话竟然搔到贾家的痒处,由此可见贵女的早熟和不凡。

    所以说婚姻只凭着感觉,而不看门户是不妥当的。

    这样的贵女若是嫁给了一个平头百姓,她的夫君整日想着今日去哪做事挣饭钱,而她却在想着自己一身本领却被压制在了平庸之中。

    门当户对不只是家庭条件,还有不同的三观。

    贾平安前世年轻时就觉得什么狗屁的门当户对,喜欢就行了。后来阅历见涨,这才知晓老人的话果真没错。

    至于那些揪着极少数门不当户不对的成功婚姻案例大肆赞美,贾平安觉得只会误导那些年轻人。

    一个少女上前,“国公,这茶叶可是最好的吗?为何市面上见不到?”

    我就不信你不知道贾家留着最好的茶叶的传闻。

    这种套近乎的话题贾平安回答的很是和气,“贾家有茶坊,生意是生意,贾家的家用要单独撇开,如此互不打扰。于是就单独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