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对皇帝有大好处

    第152章 对皇帝有大好处 (第2/3页)

市场,老许是雍州刺史,级别属于顶格,早就过了这条线。

    李治面色一黑,心想这个心腹今日真是不给自己争脸,竟然被抓了个现场。

    “叫他来。”

    李治背身而立,随行的唐旭悄然过去。

    “许公!”

    “别闹!”许敬宗正在问价钱,听到有人叫唤只是不理。

    唐旭再拍拍他的肩膀,“许公!”

    你没完了是吧?

    许敬宗回身,见是唐旭,心中就想到了皇帝。

    他目光扫过前方,看到了一群熟悉的老汉,外加一个熟悉的背影。

    “快走。”老许疾步过来,唐旭紧赶慢赶的竟然差点没追上。

    “陛……见过郎君。”老许改口很快。

    褚遂良冲着他冷笑道:“为何来东市?”

    这事儿被他们看到了,不可能善了,若是皇帝不处置老许,回头御史的弹劾是少不得的。

    许敬宗冲着他昂首,这是不屑之意,然后凑到了皇帝身边,微笑道:“郎君,每到冬日,长安城的粮价菜价就会变动上涨,老夫今日特地来此,一家家的询问……”

    他拿出了几张纸,还有一只炭笔。

    李治接过纸张一看,上面全是各种米粮菜价的记录,很是详细。

    “许卿有心了。”

    几个宰相心中膈应,特别是褚遂良,觉得自己被老许削了面子。

    “这等东西记录了有何用?”褚遂良最让人津津乐道的是书法,至于政治上的成就……就是抱紧国舅长孙无忌的大腿不放,一路飞升。

    而老许虽然也抱大腿,但却也能办些实事,自然看不起褚遂良。

    老许这人做事直接,看不起你就不给面子,时常挤兑你几句,堪称是拉仇恨的一把好手。

    于是一来二往,他和褚遂良之间的关系自然越来越差。

    所以许敬宗斜睨着他,竟然说道:“老夫凭什么告诉你?”

    无敌了啊!

    李治脸颊抽搐,觉得心腹做事当真是粗俗,可朕怎么就心情大快呢!

    褚遂良没想到老许当场翻脸,就淡淡的道:“不通就不通,何必不懂装懂。”

    老许懂个屁的物价,这一点在场的宰相们都知道。

    许敬宗觉得自己被蔑视了,“把每日的价钱记下来,汇聚在一起分析,最终能得出结果,朝中据此可知晓整个大唐的变故……”

    褚遂良一脸赞叹的模样,“如何知晓?”

    老夫还不知道你许敬宗?

    文采老许确实厉害,但玩民生……

    这就和黄鼠狼关心鸡鸭的生活一般的可笑。

    许敬宗欲言又止,卡壳了。

    长孙无忌嘴角噙笑,觉得这个场景太有喜感了,前几日的郁郁心情都好转了许多。

    李治想着心腹也不易,就说道:“此事回头再说。”

    褚遂良给了许敬宗一个眼神,示意他别嘚瑟。

    来自于老对头的挑衅让许敬宗怒不可遏,“郎君,此事小贾知道。”

    “谁?”李治一怔。

    “武阳男,贾平安。”

    李治点头,“让他来。”

    晚些,君臣到了政事堂。

    李治看看四周,关切的道:“政事堂乃是宰相议事的地方,却看着简陋,回头修一修吧。”

    长孙无忌笑道:“陛下,如今朝中不易,有钱还是化在民生上为好,至于我等,有个遮风挡雨的地方足矣。”

    这只是客套。

    长孙无忌拿着那几张纸,有些好奇的道:“就凭着这个……老夫知晓物价关系民生,可如何得知整个大唐的变故?”

    “这个……”许敬宗顾左右而言他,“这里颇为奢华,陛下,这木料……竟然是檀木?太奢侈了。”

    呵呵!

    众人都是一笑,觉得老许这次要颜面扫地了。

    李治当然知道这是檀木,政事堂的建造单子当年他见过,靡费不小,但他今日依旧要说太简陋了。

    “咦!”褚遂良突然捂着肚子,起身道:“陛下,老臣暂且退避。”

    这是要去茅房。

    褚遂良出去,正好遇到贾平安进来。他站在阴暗处,微微眯眼,嘴角翘起……

    随后他揉揉肚子,竟然不去茅房,而是跟着进了政事堂。

    李治看着在场的宰相们,目光在李勣的身上多停留了一会儿。

    “陛下,贾平安来了。”

    贾平安灰头土脸的来了,李治心中一乐,旋即想到了许敬宗的话,就沉声道:“朕问你,每日查询长安物价,竟然能查到大唐各处的变动?朕早些年也不时出宫,见过那些商人,见过那些贩子,但凡敷衍撒谎,朕……严惩不贷!”

    这个少年害的李治穷的叮当响,此刻见到他,那当真是新仇旧恨一起来。

    若是不能回答,或是敷衍了事,胡搅蛮缠……

    李治心中狞笑了一瞬。

    “变动?”贾平安看了老许一眼。

    老许一脸无奈。

    不是他不给力,而是被抓了现场。

    贾平安明白了,他想了想,“陛下,大唐的中心就是长安,这一点毋庸置疑吧。”

    李治点头。

    京城就是中心,就是核心,哪朝哪代都这个尿性。

    “商人沟通有无,哪里有钱挣就往哪去,他们的目光比官吏更敏锐,他们比官吏更能吃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