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房屋格局和家庭观

    第三十七章 房屋格局和家庭观 (第1/3页)

    看完院子的情况,关弘再观察院里的房屋。

    北屋共有七间,整体上被分成了两部分,西边四间是一部分,东边三间是一部分。这样的结构在以前的农村的院落中很常见,虽在一个院子,却能分成两家。这是上一代人在盖房子的时候给下一代一起盖上,为今后子女成家做准备。

    三十年前的人们在盖房子的时候,恐怕做梦也想不到他们这种提前的准备是排不上用上的,他们的子女、甚至他们自己在未来能够住上楼房。在当时来说,楼房对他们来说是多么遥不可及的事情啊。

    其中从西往东的第二间和第三间,以及最东边的两间都被合成一间,这是两个客厅;西边客厅两边各有一间房,其内部都是通着的;东边客厅西边有一间屋,它们之间也是通着的;但这两个客厅下辖的两部分虽在一排,之间也没有打通。

    北屋外边修了檐廊(有方言称之为厦檐,是在建筑物底层出檐下的水平交通空间。一般廊的一边与房屋相依,而另一边有柱),这是两家公用的。若是到有雨的时候,在檐廊下煮酒听雨,也是一番快事。

    西屋有三间,南侧与门楼相连,最北一间则是与西北屋相连。其实西北屋更应该被归到西屋的行列,因为它们都是南北长,东西窄。这样西北屋的长就对着西边这个客厅的宽,比正厅长出了一截。西北屋在长出的这一截开了一个单扇的门,这门比单个的双扇门宽,整体却比双扇的门口窄。这扇门对着北屋的檐廊,既便于从出入,也有利于采光。

    三间西屋也西北屋之间也是是相通的。也就是说,西边的客厅和两则的房间,以及三间西屋,整体上都是贯通的。这是很大的一部分,一般来说,这部分在孩子小的时候是大人住;孩子成家后老人就会腾出来给子女,自己搬去东边较小的那一部分。

    东边只有两间屋子,其位置与西屋的南边和中间的两间比起来更靠南一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