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房屋格局和家庭观

    第三十七章 房屋格局和家庭观 (第2/3页)

东西两则最大的区别之处在于东屋与东北屋之间的那部分,这里虽然有屋顶,但在西边靠院子的这一侧却没有墙,而是用柱子支撑,一半与北屋的檐廊相同,另一半则直接对着院子。这应该是为东边客厅的采光考虑的。

    在这里有一个烧柴禾的灶台,旁边堆了一大垛木柴和一大堆煤,看来这是东面这一家的厨房,春夏秋三季在这里烧火做饭,冬天则是用屋里的煤炭炉子。直到现在,北方没有集体供暖的家庭基本上也是这么做的。

    另外两间东屋就没什么特别的了,只是由于“厨房”的间隔,让这两间东屋相对独立了一些。如果出现三代同堂的情况,等孙子成家了,爷爷奶奶就可以住在东屋。老一辈的人在建房子的时候考虑的非常周到,一辈人要操心三辈子的事情。那四世同堂怎么办?一百年之前的人平均寿命不过四五十岁,所以他们基本上不用考虑这个问题。但若是真有那种福气,他们也自然会有办法安排。

    从东屋南边一直到南墙跟是厕所,这也是共用的;不管院里的人分成几家,都不会建两个厕所的。厕所比较窄,只占了不到半个房间的面积,这也是东西两边房屋不对称的主要原因。厕所是老式的蹲坑,粪便都被收集在里面,需要定期清理,对一些年轻人来说,这可能有点儿恶心。不过关弘却也用不到它,他早已辟谷,饭都可以不用吃了,自然也不需要上厕所;其实吃了饭也不需要……

    以前的家讲究大门不能冲着厕所(其实现在的人也讲究),但这二者又都修在南边,所以他们之间就用影壁相隔。所以影壁墙在风水上有很大的作用,对外可以阻挡来自房屋大门外的强烈气流对住宅内部的冲击,保存屋内生气;对内可以防止一进大门就见厕所,阻隔其内部的污秽之气。

    艾家的人在影壁东面种了一棵枣树,这棵枣树的树干直径有三十多厘米,在枣树中算是很大的了,其树龄恐怕有近百年了。说起来,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