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四十九

    三百四十九 (第2/3页)

性的突破。成功把嫌疑人DNA信息顺序座位从原来的17座位扩展到了36座位。

    要知道人体的染色体数量共23对,既46组。能够达到36组,换句话说,只要能够比对上18对染色体,就基本上可以百分百确定嫌疑人的身份了。

    只是DNA突破组最终却又遇到了一个难题,由于嫌疑人第三和第四次作案后,专案组当时采集到的怀疑对象的DNA信息太广又不是十分确定,所以最终只能给出一个不是十分肯定的答案——嫌疑人极有可能是将军市一名许姓男子。

    就在DNA突破组没日没夜工作的同时,视频组也从全省各地抽调了二十多名,虽然算不上专家,却在各自工作岗位上有着突出表现的干警,同样没日没夜地反复观看嫌疑人第四次作案未遂时留下的视频资料。

    终于,视频组也有了突破性的进展。他们在那段模糊不清的视频中,最终锁定了一名,于案发前三天,连续三次出现在案发现场附近街道上身穿黄色上衣,黑色长裤,黑色高帮鞋,身高和年龄看起来都与之前研判得出的嫌疑人特征相吻合的男子。

    由于视频比较模糊,无法观看到嫌疑人面部的清晰特征。专案组请来省厅最有名的画像专家,比对视频中嫌疑人的影像,希望通过绘画恢复嫌疑人的面部特征。

    随即又分出两组人马,带着复制下来的视频资料,以及画像专家临摹的画像,一组前往中央美院,请那里的教授帮忙做出嫌疑人头部蜡像。一组人马请来雕塑专家,结合画像和视频影像为嫌疑人做了一份逼真的雕塑。

    最后结合中央美院教授做的蜡像,和雕塑家做的雕塑,以及画像专家画出的图像,三合一合成一张嫌疑人面部特征的高清晰照片,并及时输入了警方的人脸比对系统。

    谁都没有想到的是,就在DNA突破组和视频组,以及物证组紧锣密鼓工作的时候,带着嫌疑人第二次作案时,遗留在自制爆炸物中的那枚完整却不清晰的指纹,前往公安部寻求帮助的指纹比对组却传来了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

    虽然那枚指纹是嫌疑人在制作爆炸物时留下的,由于当时嫌疑人的手指正在操作,也就是在用力过程中,所以指纹中出现了因挤压、拖带、滑动等造成的重叠和干涉痕迹,致使指纹显得模糊难辨。但是公安部的指纹专家门,还是凭借丰富的经验成功取得了12个相同点位的比对结果。

    众所周知,指纹是人身上独一无二的特征之一,世界上绝对不存在两枚完全相同的指纹。所以,不要说能比对上12个相同点位,即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