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满门忠烈,碧血千秋

    第十四章 满门忠烈,碧血千秋 (第2/3页)

今敌军兵临城下,你说朕为之奈何?”

    李纲缓缓抬起头,望着神色恼怒的皇帝,无奈地说道:“陛下,老臣已经尽了殊死之力,怎奈那女真勇士十分骁勇,实在是无力回天,无济于事啊!”

    赵桓又出言骂道:“废材!来人,传朕旨意,李纲守城不力,废置不用!”

    “陛下万万不可废弃丞相!”

    此时,一位身着红色战袍,手执宋剑的老将军应声而入。

    赵桓凝眉一看,正是欧阳靖安的父亲欧阳广。

    欧阳广是神宗、哲宗时期的重臣,欧阳世家威名已历三朝。

    及至欧阳广,因不满于朝中朋党之争激烈,自己屡受奸佞排挤,才怀揣毕生遗憾,渴求终老青山,再不出仕。

    如今见他来此,天子不禁奇道:“老将军归隐闲居多年,早已不问国事,今日何故来此?”

    欧阳广大义慷慨地说道:“老夫自少年时便以身许国,如今国难当头,老夫岂敢不挺身而出。”

    赵桓心中不禁感到一阵热意,执着他的手,感慨万千:“老将军实乃我大宋之栋梁,国士无双。那么请老将军速速出征罢。”

    欧阳广轻轻拜倒,说道:“臣领命,但臣有一句肺腑之言,不知陛下可愿听吗?”

    天子温言一笑,说道:“老将军不顾年迈病体,舍身救护国难,朕心中十分钦佩老将军的风骨,只要将军向朕开口,朕一定洗耳恭听。”

    欧阳广正色为李纲申辩道:“李纲相国已经为守卫汴京城流尽了最后一滴血,熬尽了最后一份心力,功勋卓著,不可轻言废黜。”

    李纲抬头望着自己这位曾经的同僚,不禁轻叹道:“以前在朝堂之上,我与贤弟总是免不了争吵斗嘴,今日贤弟又何必出言为我开脱呢?”

    李纲与欧阳广曾经同朝为臣,由于意气之争,加之李纲一向倔强固执,不近人情,言语之间也不肯让人,两人时常廷争面折于天子驾前,宛如朝堂上的一道新奇的风景。

    听到李纲论及往事,欧阳广也不禁感慨,朗声大笑道:“在下与相国的争执皆是君子之争,都是为国为君,深谋远虑,你我一心为公,不敢为私。又何必谈论这些,哈哈。”

    但欧阳广的谏言与李纲的推心置腹并没能改变赵桓的抉择,他还是坚持将李纲罢相。

    血气方刚的赵桓高声说道:“朕要如九弟一般,亲身前往金营,与大金议和!”

    这一次,连他身边的内侍和佞幸,闻言也异常恐惧,脸色煞白,手足无措。

    他们惊恐万状地制止道:“陛下万万不可动此念头,九王爷不过一名郡王,对于大金没有任何战略价值,而陛下乃九五之尊,金玉龙体。怎可以身犯险?”

    另一名内监康履也跪地叩头,预见到了危险后,他坚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