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桥边红药,知为谁生

    第四十七章 桥边红药,知为谁生 (第1/3页)

    建康古渡头,欧阳靖安与柳湘乘着一只乌篷船,准备经由斜塘镇回到临安府。

    一叶扁舟缓缓在江上漂浮,入景随风,两岸水草丰美,岸上的白芷,江中小洲中的蓝草郁郁青青。

    望着两岸的风景,柳湘兴奋地从舟中探出头来,不顾自己的秀发被江上的水汽打湿。

    欧阳靖安独坐舟中,中原及江南烽烟渐息,自己也可以回到临安好好歇息一段时日,此刻身在回京的小舟中,他的心情也十分愉悦。

    一向性情沉稳毅重的欧阳靖安也顺着江风,高呼道:“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他其实是多么想如苏子词中所言一般,乘一只小舟,远遁江湖,把余生寄托于山水之间。

    然浮生若梦,此身已付山河。

    柳湘忽然望见了一片青瓦白墙的古镇,欣然对欧阳靖安说道:“公子你看,我们又回到斜塘了。”

    欧阳靖安向着柳湘所指的那个方向望去,故景如旧,果然舟已过斜塘。

    欧阳靖安于是命船夫停下小舟,与柳湘携着手走下乌篷船,向那片青瓦白墙之中走去。

    “斜塘,这个令我魂牵梦绕的地方,今日又到了这里,不知林姑娘一切可安好。”

    两人继续向前行着,欧阳靖安隐隐嗅到空气中有一丝金属与血腥的气息。

    行至一座小桥下,柳湘突然啊的一声惊叫起来。

    “湘儿,怎么了?”欧阳靖安慌忙问道。

    他凝神一看,小桥边横七竖八地陈着几具尸身。

    欧阳靖安轻轻俯下身,观察着这几具尸身,有的身着红色战袍铠甲,显然是宋军服色。

    另外几具尸身,皆身披裘毡大袖的战袍,乃是金军的服饰。

    欧阳靖安娴熟地查看过几具尸首后,惊声说道:“不好,半夏姑娘可能有危险。”

    于是欧阳靖安与柳湘慌不择路地向前奔跑着,终于来到了斜塘古镇的城口。

    又是一年夜雪初霁,自胡马窥江去后,荒草萋萋,今昔对照,眼前的景象令两人惊诧伤感万分,曾经的斜塘镇已经不复,空余一片丘墟,战火依旧在燃烧着,往昔的繁华渐渐被吞噬。

    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再难赋往昔的款款深情,纵然是多好的文采,也难以记录下斜塘的曾经。

    显而易见,大宋与大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