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英雄的气度

    第222章 英雄的气度 (第1/3页)

    如今,在宋金之间的和议之上,完颜宗寒,完颜宗磐两位宿敌一起消失了······欧阳靖安思量许久,终于得出了一个可怕的结论。

    “金国的内乱,恐怕就在这半年之内了······”

    当年,刘豫称帝于荆楚,建立伪齐之时,朝堂之上群臣激愤,谏争如流,皆欲一举出兵平定伪齐。收复襄阳六郡。唯有欧阳靖安宁愿背负恶名,也主张按兵不动,因为他判断到刘豫没有长久经营荆州的能力,终究会自行瓦解。

    最终,绍兴元年(公元1131年)当岳家军的兵锋直指襄阳樊城的时候,一举收复了襄阳六郡,从此,伪齐国与他的国主刘豫,走向了名存实亡。朝臣才不得不折服于这位年仅二十一岁的少年的慧眼独具。

    欧阳靖安俯首之间,算尽天下事,这一次,他会再一次看穿金国半年后的朝堂吗?

    乌月蓉嘉与靖国公赵昚目光相遇,金国的长公主是一名红颜少女,而南宋的靖国公赵昚还是一名年仅十余岁的少年,这次的和议,令两国公卿都为之侧目。

    乌月蓉嘉貌美的容颜间浮现一丝冷艳,她的口气冰冷而盛气凌人。

    “小王爷,这一次,本宫受我国陛下的托付,前往贵国,与您商议议和之策,目前,大金兵强马壮,将军虎奋龙骧。雄踞六州而虎视天下,占据北方,控有中原,拥有绝对的优势,因此我国的筹码是不低的,还望贵国知晓本宫的意思。”

    靖国公赵昚华服的衣袂轻扬,心道这位金国的长公主姊姊是一个厉害的敌手。不卑不亢地说道:“昔年,贵国倾举国之力南征,兵锋所指,三军胆寒。然而,经过数次战争的洗礼,贵国亦是兵锋受挫,元气大伤。淮安保卫战,宗泽元帅阻断淮南;清平关之战,马扩以及他的义军血捍孤城;扬州广陵之战,父王赵颜昭收复了淮东三郡。经此三战,两国之间的战力不断缩小,直至持平。”

    见眼前这个十余岁少年如此雄辩之才,座下的一名金国文官萧哲缓缓说道:“靖国公所言甚是啊,刚才王爷所言皆是防守型战役,分明是被我大金的铁骑军打得丢盔弃甲,当已故的我国二太子领兵南下,攻打扬州广陵之时,贵国的皇帝披甲而奔镇江,先后三次经明州逃亡至海上。中道有遭逢了苗刘兵变,九死一生,这些事情王爷又为何绝口不提。”

    这是一场唇枪舌剑的交锋,虽然宋金双方都不无对对手的揶揄与嘲讽,但毕竟保持了君子之争的气度。

    张浚轻轻举起玉杯,饮尽了一杯醇酒,继续说了下去:“虽然我素来不喜欢这些武人,可他们毕竟是中兴之臣,他们可谓是真正的中兴之将,张俊元帅的明州大捷;韩世忠元帅的黄天荡之战;以及岳飞元帅的牛头山之战,的确名扬大宋国威。吴玠,刘锜两位将军也数有战功,不过本官到底还是不喜欢这些武将。”

    乌月蓉嘉不禁轻掩衣袖,冷若冰霜的脸上浮现出娇媚可人的一笑:“久闻南朝内部,文武之间势同水火,关系恶劣,如今从这位张尚书的言辞之间看来,情况的确如此。”

    乌月蓉嘉反唇相讥:“可是岳飞也曾有过败绩,当年那一仗,可是连累得呼延灼惨死。”

    作为这些战役的亲历者,欧阳靖安微笑着观看这一场明堂之上的相互攻讦。

    靖国公毕竟是一位年幼的少年,面对明堂之上争执不下的场面,有几分力不从心,他缓缓举起自己的玉佩,暗示欧阳靖安,请他施以援手。

    欧阳靖安衣袂轻扬,意气风发,缓缓走上明堂之前,清秀的姿容令金人几位使臣十分惊叹。

    “贵国的胜利可谓胜之不武,长公主还曾记得暗中袭取斜塘之事。”欧阳靖安气定神闲,轻柔的声音宛若金声玉振。

    “欧阳公子,自斜塘一别之后,公子依旧是如此清秀绝伦,俊逸潇洒,本宫倒是十分怀念那次与公子的交手,也很敬重公子这样的对手。”乌月蓉嘉与欧阳靖安叙旧后,两人相视许久,微微一笑。

    “不过若论起权谋诡道,本宫是一介女子,可真心不是欧阳公子的对手?”乌月蓉嘉柔声说道。

    “公子的婢女乔装进入陆文龙的王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