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故国悲凉玉簟秋

    第228章 故国悲凉玉簟秋 (第1/3页)

    公元1135年,对于宋朝和金国而言,都是不经意的转折之年。这一年,是南宋绍兴五年,也是金国的天会十三年。宋朝与金国之间的天眷和议已经轻轻落下了帷幕,秦桧与完颜昌的夙愿已经成为了现实。

    萱和帝姬赵瑾晨身着一袭浅色的宫装,头戴花色发簪,白皙的手轻轻执着一枚玉珏,一个人独上孤城。

    这是自己在金国,在上京度过的第七个年头,从十五岁豆蔻年华的小女孩,到二十二岁的红颜少女,一切宛如一场梦幻。北国的风,漫漫黄沙。赵瑾晨凝眸望断长空飞过的孤雁,声声哀啼。从南边吹来的风,带来一阵痛入骨髓的疼痛。

    “如今,父皇也去世了,昨日听到江南传来的消息,九哥与金人已经签订了天眷和议,那个从北国逃归的秦桧,在不过两年的时间内,出将入相,从御史中丞,到御史大夫,直至位极人臣的丞相。他得到了九哥的极度信任。九哥对秦桧更是言听计从,荒唐的南自南,北自北的主张就这样被九哥和秦桧玩弄于股掌之间。”

    冰雪聪明的赵瑾晨,其实她的心中非常清楚秦桧的底牌与目的,更知晓他的身份,他并非是越过重重阻隔,南归宋朝的忠臣良相,直觉告诉赵瑾晨,秦桧的一切身份都是自己包装出来的幻象,而这种伎俩竟然能够迷惑住明锐果决,杀伐果断的九哥。

    “九哥,当年正是父皇错信了蔡京,王黼等奸臣,加之自己已经完全忘却了为君的本心。皇兄才会无力回天,他们的一切所作所为,不仅害了我们,更害了天下人。”

    想起父皇临终之前的悔恨,此时的赵瑾晨最渴望的,只愿九哥不要再重蹈父皇的覆辙,大宋江山社稷,不能陷入这种可悲的轮回······

    “九哥,想想父皇是怎样的含恨而终,想想皇兄的夙愿,他始终希望着九哥你能支撑起这个破败的家国,社稷,天下,像兄长一般对待你。这一次,皇兄对你是真心的。九哥,想想我们遭遇过的凌辱与痛苦,韦娘娘,九嫂,萱和,柔福,仪福,我们在金国为奴为婢,受尽凌辱与打骂,从没有过有女子尊严的生活,九哥,这一切你怎能忘记?”

    想到这里,赵瑾晨再也无法压抑自己的情绪,两行清泪缓缓流下,打湿了眼眶。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然而在这次天眷和议中,大宋至少收复了一部分土地,双方达成了一定程度的妥协,想到此处,萱和帝姬心底总有一丝温暖与欣慰。

    这是无数主战派与边关浴血奋战的宋军将士们努力奋战的结果,是岳飞的坚守,韩世忠的执着,刘锜的智谋······

    相信这一切的背后,一定有一个少年公子的默默努力。他一袭白衣,权倾谈笑间,青衫冷漠,一计定山河,慧眼将世情看破。

    “靖安,一定是靖安哥哥,只有他的智谋可以完成这一切。”赵瑾晨默默幻想着,靖安清秀的姿容浮现在眼前,记忆与时光将她带回了七年前的东京汴梁。

    那一年是东京汴梁最凄冷的深秋,黄叶如枯叶蝶一般缓缓零落,欧阳靖安出征辽国的前夕,瑶池之畔,两个人的依依惜别。

    那一年是汴水之南最繁华的盛夏,烟花绽放在一碧如洗的长夜,等到烟火清凉,有情人执手徜徉,少女是倾国倾城的萱和帝姬,而少年是翩翩名门公子。

    那一年是最寒冷的严冬,一场金戈铁马的争锋,靖康二年的风雪,这是靖安与萱和帝姬的生离死别。

    “靖安哥哥,来追我啊!”

    昔年的温情,依旧在心底蔓延。对欧阳公子的期许,足以陪伴赵瑾晨走过无数个漫漫长夜。

    “又在想你的九哥?”身后,一双冰冷的手缓缓放在赵瑾晨的双肩。

    完颜宗寒身着一袭玄色的王爷常服,佩着东珠朝珠,少年的面容英俊潇洒。

    完颜宗寒从身后缓缓轻抚着赵瑾晨的秀发。

    “和议已经告成,陛下命本王前往长城边境,统帅整编长生军与北境驻军,这一次,我要重新组建起新的白马义从。”

    朝堂之事,风云迭起,完颜宗寒再三提醒赵瑾晨谨慎珍重。

    然而,半月后,赵瑾晨才真正明白,身为一个亡国公主,究竟还要遭受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