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四章:还人情

    第二百四十四章:还人情 (第3/3页)

一共609块4毛钱,就按610结算吧!”

    “600吧!”李毅道。

    “行,听你的!”

    随后,刘景山当即让出纳给李毅结了货款。

    而李毅想到李钢和梁玉奎还在外面等着他,因此也没有在国营饭店多待,拿着钱便离开了。

    目送李毅离开的背影,刘景山心里忍不住一阵佩服,这才是做大事的人,这魄力他一辈子都学不来!

    其实他哪里能明白,李毅之所以这么做也是有他的考虑的。

    一来是李毅很清楚凉皮生意存在季节限制,起点虽低,但是天花板也有限,靠这玩意儿保证温饱没问题,但是想要大富大贵却不容易。

    况且他也不想为了这一天几十份儿凉皮,每天都往县城跑,不合算。

    但是呢,他要是不做的话,必然会影响国营饭店的生意,这不地道。

    毕竟双方关系相处的这么融洽,干脆将方法告诉他们,让他们自己做比较好。

    二来呢,主要也是凉皮制作方法没啥技术含量!

    青山县这边没人会做,主要是因为信息不够发达。

    事实上,几十年后大部分人在家里都能做凉皮,尤其是秦省以及河套地区的老百姓,谁家不会做凉皮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本地人。

    所以说,这并不是什么不传之秘,没必要表现得那样抠抠搜搜!

    当然了,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那就是李毅这是在投桃报李。

    他很清楚,在蘑菇生意上,他是占了人家国营饭店的便宜。

    正常情况下,一斤鲜蘑菇顶天了4到五毛钱,两三毛钱都很正常。

    即便是自己别出心裁的经过了二次清理,还对蘑菇进行了精挑细选,但也不值六毛钱。

    更不要说,后面刘景山又将价格提高到了7毛,这分明是故意卖他的人情。

    尽管知道这些,但当时李毅缺钱,也只能接受了他的这份好意。

    俗话说拿人的手短,吃人的嘴软,受了人家的恩情,总得还吧!

    所以不管是教国营饭店的厨师做冰煮羊、新式烤肉,还是教他们做凉皮,李毅都是还刘景山的人情。

    至于是不是吃亏了,这根本不在李毅考虑的范围内!

    毕竟滴水之恩就当涌泉相报,危难时刻的雪中送炭不是金钱所能衡量的,更何况他以后也不会再摆小摊儿卖凉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