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 台海第一战(三)

    55 台海第一战(三) (第2/3页)

恕你无罪,只管讲来。”

    陆逊道:“臣以为四海未定,当须民力,以济时务。今兵兴历年,见众损减。陛下忧劳圣虑,忘寝与食,将远规夷州,以定大事。臣反复思惟,未见其利,万里袭取,风浪难测,民易水土,必致疾疫。今驱见众,经涉不毛,欲益更损,欲利反害。见珠崖绝险,民犹禽兽,得其民不足济事,无其兵不足亏众。今江东见众,自足图事,但当畜力而后动耳。昔桓王创基,兵不一旅,而开大业。而干戈未戢,民有饥寒,臣愚以为宜育养士民,宽其租赋。众克在和,义以劝勇,则河渭可平,九有一统矣。”

    (字幕)以上陆逊言见《三国志.吴书.陆逊》

    孙权见群臣竟无一人赞同自己的想法,不由生气。他目光转向他的爱女大虎,大虎居然视而不见。孙权便点他的爱婿,大虎身边的全琮:“全琮都卫。”

    全琮应声出列道:“臣在。”

    孙权道:“朕想听听你的想法。”

    全琮道:“以圣朝之威,何向而不克?然殊方异域,隔绝隔海,水土气毒,自古有云,兵入民出,必生疾疫,转相污染,往者惧不能反,所获何可多致,猥亏江岸之兵,以冀万一之利,愚臣犹所不安。”

    (字幕)以上全琮言见《三国志.吴书.全琮》

    陆逊与全琮的谏言虽然旗帜鲜明的表态反对出兵征夷州,但是出于政治、外交、以及官场的考虑,不敢把夷州公主就是孙尚香的猜想明白说出,所以并不能消除孙权对夷州的后顾之忧。

    孙权脸色十分难看,道:“俩位将军老了。东吴自创始以来,一向是少年英才辈出,当此之时,须选用少年英雄才行。朕心意已决,派军中精英,新军水军一万,出征夷州,兼取亶州,谁愿领旨出征?”

    陆逊大惊道:“此水军新军乃是臣在百万将士中精选,特别用心教习演练三年,是军中尖刀,国家未来栋梁骨干……”

    孙权笑道:“哈哈,少年新军们,你们老师栽培你们,劳苦功高,用心用力。但老师毕竟是老师,他们已经老了。”

    孙权目光炯炯,看着朝中的年轻将领道:“现在,国家需要你们年轻人站出来。施展自己的才能与抱负的时间到了,英雄豪杰们,谁敢出来领旨?”

    卫温出列道:“小将卫温愿擒水公主。”

    诸葛直出列道:“小将诸葛直愿平定夷州。”

    陆逊与全琮相顾失色。

    孙权笑着问陆逊道:“天下兵马大都督。”

    陆逊道:“臣在。”

    孙权道:“这两位小将,你以为如何?”

    陆逊摇摇头,低沉地说道:“卫温与诸葛直是在我最爱的学生之中,是新水军将领中的前三甲。确是德才兼备的帅才。”

    孙权满意地点头,又问全琮道:“都卫全琮。”

    全琮道:“臣在。”

    孙权道:“你看这两位小将能否担当此番重任?”

    全琮道:“臣教习新军之时,卫温与诸葛直确是其中佼佼者。”

    孙权道:“朕是问你,他二人能否担当此番重任?”

    全琮道:“领军当然是堪当其职。只是征夷州实在非比寻常。”

    孙权怒道:“全琮都卫,这话是什么意思?”

    全琮低头道:“陛下恕罪,臣是实话实说。”

    孙权拂袖道:“退下。”

    全琮退回大虎身边。

    孙权下旨道:“卫温,诸葛直听旨。”

    卫温,诸葛直道:“臣在。”

    孙权道:“册封卫温为平东大将军。”

    卫温谢恩道:“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孙权道:“册封诸葛直为伏波大将军。”

    诸葛直谢恩道:“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孙权道:“平东大将军,伏波大将军,命你二人领新水军一万,战船四十艘,即日起,整顿出发,征平夷州,生擒水公主来见朕。”

    卫温,诸葛直道:“领旨!”

    孙权道:“擒得水公主后,直取亶州。”

    卫温,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