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第一海战(电视剧剧本)

    历史上的第一海战(电视剧剧本) (第3/3页)

大臣“嘻”地一声,不敢笑。

    内侍牵驴一一走过,遍示大臣。

    众大臣终于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内侍最后牵驴站在诸葛恪身旁,意在以驴脸与诸葛恪的脸直接对比。

    众大臣看了更加捧腹大笑。

    孙权也开心地笑。

    诸葛恪突然跪下道:“请圣上赐笔。”

    孙权笑道:“赐他笔。”

    内侍送笔给诸葛恪。

    诸葛恪接过笔后,在驴头上又添两字。

    内侍牵驴至孙权面前,请孙权观看。

    孙权看了,点头微笑,赞许道:“好!让诸位大臣看看。”

    内侍牵驴面向众大臣。

    驴头上六字为:诸葛子瑜之驴。

    诸葛恪加写“之驴”二字。

    众大臣一起鼓掌叫好。

    孙权虽然对诸葛恪的急智与小巧表示满意与赞许,但仍要试试这小孩的大智与大德,便深沉地笑问:“诸葛恪,你父亲诸葛瑾是朕的心腹重臣,而你叔父诸葛亮则是西蜀的丞相。你以为你父亲与你叔父相比,孰贤?”

    诸葛恪听了一愣,道:“啊——”

    孙权意味深长地笑道:“诸葛子瑜与诸葛孔明相比,孰贤?”

    这是个非同小可的问题,它并不象普通人家对小孩问的“你觉得爸爸好还是妈妈好”之类的问题,它直接涉及政治立场,忠诚,家教,和对吴蜀两国的倾向。这不仅是对小孩诸葛恪的考试,而且是对诸葛瑾家族忠诚度的考量。

    诸葛瑾不动声色,但额头沁出汗珠。

    北魏特使司马昭对这个问题颇有兴趣,手托下巴点着头看着诸葛恪。

    蜀汉特使王平对这个问题很意外,也注视着诸葛恪。

    殿上鸦雀无声,众大臣都在注视着这位八岁小男孩,静听他怎样回答这个难堪的,但是却是决定他一生的重要问题。

    诸葛恪大声说道:“当然是我父亲较贤!诸葛子瑜较诸葛孔明贤。”

    孙权微笑点头道:“何以见得?”

    孙权是要这个八岁小儿明确指出诸葛瑾与诸葛亮的优缺点。

    这更是一个难以回答的问题。众所周知,诸葛亮的智慧,能力,特别是他的品德,几乎都是完美的,无可挑剔的。要指出诸葛亮的缺点,几乎是不可能的。

    诸葛瑾放松地出了口长气。

    诸葛恪刚才的回答,已经为以后的回答定下了正确的基调。孙权现在这个问题看似很难,但诸葛恪的回答即使很低下荒谬,充其量不过是小孩无知罢了,是没有杀伤力的。

    诸葛恪从容答道:“我父亲知所事,而我叔父不知。”

    诸葛恪这句话切中要害。诸葛恪指出诸葛瑾明确自己的奋斗目标,而诸葛亮却不明确。

    孙权追问道:“你是不是能讲清楚一些?”

    诸葛恪答道:“我父亲诸葛瑾知道自己辅佐的是一位圣德贤明的君主,事业日益兴盛。而我叔父诸葛亮却不知道。”

    诸葛恪的回答,堪比最老到的政治家。他撇开评论诸葛亮与诸葛瑾,直接拿孙权与刘禅(阿斗)对比,似乎是不经意间拍上孙权的马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