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战后

    第212章战后 (第1/3页)

    伴随俄国内乱退出欧战,伴随几十万美军参战,德军在西线难以为继。9月26日,协约国联军发动总攻,德国军队无力抵抗,固若金汤的兴登堡防线全线崩溃。3天后,德威廉二世召开御前会议紧急磋商,德军元帅兴登堡、总参谋长鲁道夫承认德国无力再战。随后德皇改组内阁,任命巴登亲王为总理,向协约国提出停战谈判要求。

    镜头转向东亚,京城总统府内,对于欧战结束德国战败,大家似乎不是格外兴奋,这于葛云飞的精准判断有关系,事先大家早有思想准备。由于国民政府对于战后的国际社会有着清醒的认知,如何在国际舞台腾挪,形成了完整的对外政策。尤其是中日之战达成理想的效果,中国的国际地位上升了数个等级,一举奠定了东亚军事、政治强国。

    总理徐世昌喜滋滋道:“诸位,战争结束了,今后我们的工作重点要转向发展经济,目前国府第一个5年计划年底颁布。”工业部长阎锡山道:“战争结速了,我认为军队数量太庞大应该大规模削减,目前3大集团军包括边防部队、空军部队以及附属部队,总兵力已达300万人,我建议裁剪200万保持100万即可。”

    众人不便发言,眼光不约而同瞄向葛云飞。葛云飞道:“闫部长言之有理,300万大军在和平时期规模有些庞大,我同意裁减部队,但是一下子裁剪200万不可取。我们国家幅员辽阔、国土的安全尤为重要。战争虽然结束了,但是我们必须居安思危,不能有刀枪入库、马放南山的麻痹思想。历史的教训告诉我们,好战必败、忘战必亡。”

    “葛总长的建议我赞成,你认为裁减多少部队合适?”总统段祺瑞询问。“裁减50万合适,我认为中央集团军保持不变,而且要逐步过渡到机械化部队,西北集团军要加强,要逐步过渡到半机械化部队,南方集团军番号可以取消,变成南方军区。我们国家有漫长的边境线,有些部队可以转为边防部队,今后我们要走精兵路线。”

    “葛总长,军队规模庞大,中央财政拿出的军饷就是一大笔数字,可是投入新武器开发,发展空军、海军乃至坦克部队,更是天文数字,历朝历代都是难题呀!”葛云飞笑道:“这个问题好解决,我们可以实行义务兵役制!”“义务兵役制?”众人惊呼。阎锡山道:“有道是好汉不当兵,这义务兵役制如何实施?”“军官体系不动,每一名年轻的国民,都有义务保家卫国”

    葛云飞接道:“义务兵役制就是国民义务当兵3年,军官有饷银、士兵只有少量的津贴。士兵服役3年后可以退役,周而复始,我们在民间会形成数量庞大的预备役,一旦战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