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隔墙有耳

    第三十二章 隔墙有耳 (第2/3页)

声大笑,嘲讽道:“那你做啊,我就在这里等着听,倒是要看看字写的还不如小儿的人,能做出什么千古名句来。”

    蔡琰听到这里,已经决定离开,毕竟偷听他人谈话是十分不礼貌的行为,对于诗词她是比较有兴趣的,但是听曹昂说对方连字都写不好,那做出来的诗已经可以想象其水平,与其听到不入耳的诗词,不如远远躲开,别污了自己的耳朵才好。

    “锄禾日当午……”

    墙的那一边似乎终于开始作诗了,蔡琰倒是一怔,对方并不是想象一般的糟糕,所以才跨出去的步子又停了下来,好奇的等着下文。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蔡琰已经重新转过身来看向了那面墙壁,这首诗虽然不是眼下流行的骈文,但是作为对偶诗却非常的厉害,短促的仄声韵律,给人有些急切悲愤的感觉,此刻正值春耕结束,这诗一出,甚至让人可以清晰的看到农夫在烈日下辛苦的锄地,感慨一粥一饭的来之不易,如果说这不是好诗,那天下间恐怕再无人敢说会写诗。

    “这,这,这诗真是你作的?”墙背后的曹昂明显很吃惊。

    “哼哼,现在知道我厉害了吧?灵机一动就是好诗一首,至于会不会写字又有什么打紧?”

    曹昂嗤之以鼻,继续嘲讽道:“谁知道你是从哪里听来的,有本事你再弄一首。”

    “哎呀,还有你这种输了不认的小人,等着,让我搜索下思绪,再给你整一首。”作诗的男子抱怨了一声,就突然安静了下来。

    蔡琰此刻已经被勾出了兴趣,也竖着耳朵等待着下一篇的诗句,心中倒是对墙后面的年轻人起了好奇心,仙人子弟?这算是个什么身份?

    “春种一粒栗,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蔡琰听完,心中暗叫一声好,这前后两首完全就是姊妹诗,将两首连在一起,立刻就能引出一个发人深省的问题,既然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为何农夫还会饿死?丰收的粮食都去了哪里?想到这里蔡琰心中一惊,墙后面还有个曹昂,这两首诗听在他的耳朵里,那就是大事了。想到这里,不由心中替那作诗的年轻人担忧起来。

    果然,只听曹昂严肃道:“云弟这两首诗何意?”

    “何意?还能有何意?就是告诉你,你封地内的粮食每年都要浪费不少,而且被浪费的部分还都是老百姓在承受,一年饿死几个人也属正常,曹昂大哥不必在意。”

    蔡琰心中再是一惊,这个年轻人好大的胆子,曹昂虽然年轻,但他乃曹氏的长子,又是有官身的人,‘一年饿死几个人’这种话听在曹昂的耳朵里那可是极其的刺耳。

    “云弟难道是看见了什么不公的事情?你我兄弟相交,有什么不可以直接说的?我就站在这里等着你告诉我实情。”曹昂的语气竟然软了几分,这倒让蔡琰颇为意外。

    “唉,既然卖身给你们曹氏了,我也只能认命了,你可知道你让我掌管的那些账目出了很大的问题?”袁云说完,已经走到了曹昂面前。

    曹昂怔了怔,稍微回忆了下自己处理完才给袁云的账目,并未发现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