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7章 巨大象牙 明成祖——衮龙袍

    第477章 巨大象牙 明成祖——衮龙袍 (第1/3页)

    象牙雕刻艺术主要分为人物、动物、花卉及风景四大种类。

    周瑞手里的象牙牙雕,属于四大种类之中的动物。

    神龙夺珠,鳞爪狰狞。

    其中,牙雕人物的题材主要源于古代的神话传说及历史名人。

    比如说仕女、罗汉、佛人、八仙,福禄寿,武将及历史名人等等。

    人物画稿一般以白描的手法,表现出人物面部的表情、身体的姿态、衣饰的形状等,有出处的还要着重刻画人物的身份特征,以达到完美的艺术效果。

    牙雕花卉一般以花为主,以鸟、蝶、蜻蜓、青蛙等作陪衬,雕刻具象有牡丹、月季、菊花、玉兰、碧桃、松、竹、梅等,托件整体造型上有花篮、花瓶、竹筒、折扇、假山等,起到了主角与陪衬体很好的搭配作用。

    牙雕动物题材主要有林中虎啸、深谷狮吼、雄鸡报晓、鱼跃荷池等等,其中十二生肖在牙雕艺术中占有一定位置。牙雕中的风景题材一般表现山水、岛屿及日月风云。嶙峋的山石、斑驳的海岩、滚动变幻的云朵是牙雕艺人尤为喜欢的挥刀具象。

    在我国诸多工艺美术中,象牙雕刻是具有独特风华的一门。

    也是一种深受王公贵族喜欢的宝贝。

    在古代,能有一整根象牙进行装饰房间的,无不是王公贵族之人。

    象牙属于有机质、表面滑润莹澈如玉,纹理细密规则、易受刀,用之雕刻精巧的器物,即成天然与人工斧凿之美的结合。

    最初的象牙制品只是一种实用工具,以后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出现了装饰用品,并成为牙雕工艺的主流。

    早在商周时代,我国的牙雕工艺就极其发达,后历经汉、唐、宋、元、明代,牙雕工艺更为精湛。

    清代,是牙雕工艺的鼎盛时代,牙雕与竹、木、角、金石等小件雕刻一样,成为几案上陈设珍玩。

    清代前朝,象牙雕刻继承了明代的传统,不论在生产技术或艺术创造方面,都有所发展。

    中期以后,象牙雕刻艺术创作方面走向了繁琐堆饰。当时,象牙雕刻分宫廷手工艺与民间手工艺两类,宫廷制作者精工细腻,人物、花鸟纹饰多仿绘画笔意,着色、填彩均有一定的章法。

    虽然如此,但两者是没有绝对区别的,许多宫廷牙匠都是从民间直接招募的。清代的象牙雕刻已基本形成江南与广东两大艺术流派。由于文人雅士的偏爱,立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