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四三章 才比管乐

    第五四三章 才比管乐 (第2/3页)

    贾宝玉毫不迟疑的道:“正是,不过我认为姑父说它是一种‘治国’理念是不准确的,我认为它更像是一种‘治人’、“治己”的理念,人先自治,而后天下得以自治,无需人去治国。”

    林如海垂下了眼帘,他终于明白了贾宝玉的意思。只是他不能相信,一向被人赞扬为“宝玉”的贾宝玉对经义的理解居然片面至斯!

    无为而治四个字,他居然只知“无为”而不知更重要的“治”。须知,老子提出的无为,完整的应该是“无为无不为”!而不管是“无为”还是“无不为”,最后都应该落实到“治”上面来。

    若真的人人都像庄子一样的无为,那么......天下倒真的能够太平......

    可是,这可能吗?

    贾宝玉的想法,简直不能用天真来形容了。

    居然还大言不惭的批判先贤?

    庄子风采,固然令世人仰慕。但是,庄子肯定没让君王和大臣也像他一样任性而为......

    庄子一直强调君王的残暴,他说卫君:轻用其国,而不见其过;轻用民死,死者以国量乎泽若蕉,民其无如矣。

    所以,庄子不愿去做官是因为他觉得君王不会在意别人的死活,伴君如伴虎,只能“顺”。他不愿意顺从,所以不做官。

    可见贾宝玉虽然推崇庄子,却对庄子的处世哲学、为政思想只是望文生义而已。

    “那你又如何理解‘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和‘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这两句?”

    贾宝玉淡然答道:“这不过是老子为了迎合世间俗人之法,强加解释而已。既说事必作于易、作于细,又何谈无为,此岂非以‘作’解释‘不作’?俗言不足信也。”

    林如海彻底死心了,揉了揉眉心,道:“宝玉......罢了,以后你可以多读些道家典籍,古人说:修身,齐家,治国。可是古往今来,能够真正做好‘修身’一道的已是寥寥。

    汝......于此道有不凡的天赋才思,便以此为目标,将来,或许能成为名动一方的贤者。”

    林如海何等眼力,短短的几句问答之中,就已看出贾宝玉鲜明的个性。

    教导已是无用,不如就鼓励他成为一名贤者吧。凭他的家世,不入仕,只修身,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贾宝玉是最高兴的,曾几何时,居然有为官的长辈不鼓励他读书上进考取功名将来为官做宰的?

    林妹妹的父亲果然不是俗人。

    见林如海不再和贾宝玉说话,钟姨娘开始给贾府众姐妹派发见面礼。

    林如海这次进京为官,需要拜访的人家不会少。对于给后辈的礼品,那是准备的很充足的。

    贾宝玉也得了一份,见贾清默默侍立在林如海身边,便上前扯了扯他的袖子小声问:“你怎么不去拿?”

    贾清瞥了他一眼:“我和你们又不一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