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章杨渥的撒手锏

    第六百章杨渥的撒手锏 (第1/3页)

    晋军讨伐赵国,即便历史发生改变,但杨渥相信李存勖至少也需要半年以上的时间才能攻克。

    在此期间,即便李存勖不愿看到吴军单独攻占中原,想要出兵南下趁火打劫,但在赵国和契丹人的牵制下,晋军真正能够用在南方的兵力肯定不多,绝非吴军的对手。

    “所以说,你们担心赵国实力太弱,没法牵制住晋军,这种担忧其实是多余的。”杨渥最后笑道。

    李承鼎沉吟片刻,道:“大王,或许赵国的确能够坚持半年以上,不过大王有怎么能确定我军就一定能在半年之内击败梁军主力呢?万一梁军一心死守怎么办?”

    杨渥点点头,道:“你担心得很对,即便我军准备再怎么充分,但也不能说不出一点意外,以梁军的实力,若是他们一心坚守几处要地的话,我军的确难以在短时间内将其拿下。不过若是有人原因担当我军的内应呢?”

    “内应?大王是说……”?

    “哈哈,你看看这个就知道了。”杨渥一边说着,一边从书桌的暗格里面取出一封信,递给李承鼎。

    “这是?”李承鼎有些惊讶,连忙接过来。

    “什么?此人竟然暗中投靠了大王?”刚刚看了信中最开头的几句话,李承鼎便大惊失色,接着又是大喜,脸上露出难以置信的喜悦。

    等到看完整封信后,李承鼎沉吟许久,还是有些不可置信的问道:“大王,此人不是朱温的侄儿吗?他如今被封为惠王,官拜陈州刺史,富贵已极,他如何会愿意投靠大王,为大王充当内应?”

    也怪不得李承鼎不相信,毕竟这个杨渥准备的内应的身份实在是太让人想不到了,竟然是朱温的侄儿惠王朱友能。

    虽说不是朱温的亲儿子,但朱友能毕竟也是梁国的宗室之臣,历代各朝各代不乏有这种重臣勾结外敌充当内应的情况,然而宗室重臣勾结外地的情况却是不多,即便有,那也是想着借外敌的力量来争夺帝位。

    然而以如今天下的局势,难道朱友能就看不清,即便吴国保证帮助他争夺梁国皇帝的位置,但又如何能保证杨渥到时候不反悔呢?若是到时吴国趁机出兵灭了梁国,那他就是梁国的罪人了。

    如此不智的举动,至少李承鼎是想不出来朱友能为什么会答应的。

    杨渥却是笑道:“这有什么奇怪的,其实当初朱友能暗中派使者前来的时候,孤也感到很惊讶,不过后来仔细了解之后,才明白此人为什么会有造反的想法。”

    原来,朱友贞在登上皇位之后,梁国的皇位之争并未就此结束,他的几个弟弟们依旧有着自己的野心。

    就在吴国统一南方的第二年,也就是武义八年初,朱友贞的弟弟康王朱友孜派刺客入宫行刺,结果失败被杀;这之后,朱友贞越发的亲信自己的两个心腹张汉杰和赵岩,对于那些朱温时代的老臣更加疏远,对于其他宗室更是越发的忌惮。

    朱友贞的几个弟弟在此后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