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一见误终身

    第六十二章一见误终身 (第3/3页)

人可娶两房妻子了?本王要向皇上参你一本,革除你的功名再流放三千里。”

    “见王殿下息怒,夏祥娶两房妻子非我之愿,实在是有迫不得已的苦衷。”夏祥一本正经地诉苦,“家叔早逝,膝下无子,夏家两门,只有我一人单传,是以家叔临终之前将家门托付于我,我一肩挑两门,一房妻子是本家,一房妻子是家叔家门……”

    不知何故,连若涵芳心一阵暗喜,竟有长舒一口气的感觉。一肩挑两门合情合理,也合乎律法,夏祥可以名正言顺地娶两房妻子,非但不会因此被惩处,还会因孝道而受到嘉奖。

    见王缓缓坐回了座位,脸色阴晴不定,遗憾、无奈、不甘以及愤恨,过了片刻,他犹如变脸一般脸色缓和了下来,哈哈一笑:“原来如此,原来如此,本王错怪你了,夏祥,本王倒要恭喜你喜得两位如花娘子,何时成亲,记得知会本王一声,本王要亲自为你主持婚礼。”

    “多谢见王殿下。”夏祥低眉顺眼,恭敬地叉手作礼,低头时,却偷眼去瞧连若涵,不想连若涵也正偷眼看他,二人四目相对,连若涵失去了往常的镇静,假装是在地上寻找什么,眼神跳到了一边。

    “连小娘子,你和夏祥何时完婚?”见王也不知是故意为之,还是心有不甘,又问连若涵。

    连若涵低头含羞,低声说道:“小女子和夏郎君一见误终身,不,一见定终身,虽两情相悦,尚未相亲。相亲之后,再定婚期。”

    大夏风俗,经媒人说亲之后、新人成亲之前,要先相亲。男家选好日子,备上酒水拜访女家。也可以不去女家,双方约定园圃、湖舫相见,也是可以。因是男女两家亲人相见,谓之‘相亲’。

    男方摆酒四杯,女方摆酒两杯,是谓‘男强女弱’之意。如新人中意,男方则为女方将金钗插于冠髻中,名曰‘插钗’。若不如意,男方则送女方彩缎两匹,谓之‘压惊’,则姻事不成。

    若是插钗,则由伐柯人(媒人)议定礼并婚期,往女家报定。女家同意,则择日完婚。

    由于大夏风气延续大唐,男女未经媒人介绍便私定终身者数不胜数,定下终身再去相亲,不过是走个过场,除非两家家境相差太多,双方父母反对,否则大多婚事可成。

    见王点头说道:“既然你二人情投意合,相亲不过是例行公事,若是你二人父母有谁不许,就说本王说了,谁也不许拦你二人成亲。”

    夏祥方才虽顺水推舟,有意调戏连若涵,只不过是戏言,见王态度忽然大变,竟有玉成二人之意,不是心血来潮,必是顺水人情,有事相求,他闻弦歌而知雅意,施礼说道:“多谢见王殿下成全。见王殿下如此体恤学生,学生何以为报?”

    连若涵退到一边,脸上红晕飞起,微微发烫。想她不知拒绝了多少高官子弟的求婚,也打跑了多少调戏她的登徒子,今日却被夏祥占了便宜,着了夏祥的道儿,她竟无法反驳,不由又气又恼又羞又急。

    可是又怪得了谁?是她先说和夏祥定亲,事端并非是由夏祥引起。唉,都怪她一时鬼迷心窍,为了躲避见王的纠缠,随口拿夏祥当挡箭牌,结果夏祥顺势就上,还真以为她想委身于他?做梦!更不用提夏祥还想娶两房妻子,她只是其中之一了。

    夏祥真是可恶又可恨,连若涵狠狠地挖了夏祥一眼,只可惜夏祥背对着她,并未看到她颇具杀伤力的眼神。

    不过……听到夏祥方才的话,连若涵心中波澜再起,夏祥确实是一个高才,和见王周旋丝毫不落下风,还及时顺势为见王说出来意做好了铺垫。她心思摇动,但愿她做出的决定是正确的一步,事关好景常在未来的长远大计,许胜不许败。

    见王哈哈一笑,夏祥的话他听了十分受用,也深为夏祥的机智而叫好,一拍夏祥的肩膀说道:“夏祥,本王正好有一事要你帮忙……”

    “敢不效劳。”

    “事情不大……”见王目光一扫,落在了沈包和曹殊隽身上,嘴角闪了一丝轻蔑之意,“此话不入六耳。”

    沈包和曹殊隽会意,二人躬身告退。连若涵也要告退,见王摆了摆手:“你是夏祥的娘子,无妨。”

    连若涵只好一脸娇羞又大感无奈地退到一边。

    见王继续说道:“三日后的殿试,本王要你做一件事情……”

    重头戏来了,夏祥洗耳恭听。虽说他还不清楚见王是受何人所托,但见王的背后是景王,见王一人相当于两大王爷出面,非同小可。很显然,见王在此事之中是站在了三王爷的对立面。

    对了,站在三王爷对立面的,还有庆王。

    有了见王、景王和庆王,就足够让三王爷头疼了,且先不管五王爷云王是何态度,三大王爷若真是联手对付三王爷,三王爷也吃不消。

    最快更新无错,请访问 请收藏本站最新!

    本书由,请记住我们网址看最新更新就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