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四章 交锋与碰撞

    第一百零四章 交锋与碰撞 (第2/3页)

,清扫电梯和楼道的清洁阿姨,不想上楼的快递小哥。

    金翎当然不用迁就冯一平和周新宇两个,重生后的冯一平,布局到现在,也有了一些不迁就别人的资本。

    他连饭都没吃完,就急匆匆的从市里赶到省里,已经是迁就,现在既然金翎一副这么高傲的样子,冯一平决定,还是高兴一下自己,从容的把这块蛋糕吃完吧。

    其实金翎也是耐着性子,真见到冯一平,她还是有些不相信,美国也有不少学生创业,但那主要是大学生,一个这么喜欢吃甜食的大男孩,真的是周新宇说的幕后的那个人吗?

    “周总一再跟我提起,有佳从创立,到各项制度的制定,以及各项规划,都是出自你,真是如此吗?”她坐的正正的,直直的看着冯一平,栗色的长发都一动不动

    “来杯原味咖啡,”冯一平朝服务员说了一声。

    “金总为什么看好这个行业?便利店,虽然在欧美发展的不错,但现在大举进入国内的,还是那些大卖场,为什么金总会看好这样的小生意?”

    冯一平并不直接回答她的问题,而是反问起来,他也想知道,金翎做佳美,是自己的主意呢,还只是权衡之下的一个选择而已。

    “既然周总这么称赞你的眼光,为什么不现在就去北上广深这样的大城市发展,为什么不去沿海那些经济发达的城市布局,而选在我们这样的内陆省份试水?”金翎也不答反问。

    “因为初期最关键,我们需要磨合,需要培养队伍,需要发现自身的问题,等把流程优化到最佳,把制度制定完善,把队伍锻炼好……,把所有这些内功练好后,我们想去哪里就可以去哪里,去,或者不去,那些城市一直会在那里等着。”冯一平喝了一口苦中带香的原味咖啡,回答了金翎的问题。

    “而且,我们这样的内陆省份,虽然经济不发达,但是人口密度大。”冯一平补充了一句。

    “因为便利店是离消费者最近的‘最后一公里’,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发展空间广阔,同时,投入低,能带动更多的人就业。”金翎也回答了冯一平的问题。

    “你心目当中,最理想的便利店是什么模式?”冯一平又提了一个问题。

    “综合线上线下购物的一个社区零售节点。”金翎简明扼要的说出了她的想法,线上购物,在现在的国内,绝对是个新鲜的概念,但在美国,后来鼎鼎大名的亚马逊和ebay都已经成立了几年。

    “还可以整合票务,印务,代收公用事业费等便民金融服务。”周新宇终于插上了一句嘴。

    “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城市,都是一样的模式吗?”金翎问了冯一平一句。

    从她这话就听的出来,她肯定不赞同一种模式,“大城市以小店为主,县级市,时机成熟的时候,可以发展大型的自选超市。”二十年后,再偏避落后的县城,也总会有几家超市,而且生意都还不错,他们甚至都称不上连锁,商品价格和服务也一般,这也是个机会。

    说到现在,金翎总算点点头,对周新宇说,“我现在相信你说的话。”

    都听的出来,她这其实是在肯定冯一平。

    “依托这些网络,我接下来准备再成立一家物流公司,主打快递业务,这也是有非常大发展空间的一块市场,而且,快递也是我们将来开展线上业务的补充和助力。”

    冯一平这话,又戳到了金翎的痒处,美国的FedEx(联邦快递)和UPS(联合快递),是世界上成立最早,也是规模最大,效益最好的两家公司,目前正在全世界范围内圈地扩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