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九章 结盟

    第三百三十九章 结盟 (第2/3页)

过时间太短,我呢,就想把老郭你当时想做,没时间做的事做下去,所以,我提出了一个规划,兼并周围的乡镇的一些地盘,把五里坳建设成县里的一个新中心,可我听老黄说,老郭你有更科学的规划方案?”

    郭国坚的第一反应,这家伙是不是听到了点什么?不过细一想,听到点也没什么,最重要的是,现在书记认可自己的看法,他从包里拿出一份文件,就是自己那篇引起书记的注意的文章,“你说这个,我还真有点想法,你看看,书记也说,虽然有局限性,但很适合一些特定的地方,”

    “《论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和城镇化》,书记都有这样的评价,那一定是一篇雄文,”盛正现在没时间通篇看,翻到具体规划方案的那一部分,花了十多分钟看完,“这真的,”

    “就像是为五里坳量身定做的?”郭国坚笑着说,“怎么样?冯家冲你去过,如果把镇下面所有的村子,都发展得跟冯家冲一样,现代、富足而有特色,而不是把所有的资源,都倾斜到镇里,是不是更好?”

    “在五里坳建设一座新城,甚至这座城市的规模,比县城还大,很容易,但是那样做的结果,是下面村子的凋敝,土地大面积抛荒,五里坳镇也会越来越拥挤,土地这样的公共资源,会越来越稀缺,哪怕你不断的兼并周围的乡镇也一样,那不是最根本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你看看国内的那些大城市就知道,对土地始终很饥渴,居民生活成本越来越高,不管是教育、医疗还是交通,公共资源总是不够,”

    “让下面的乡村,和镇里同步协调发展,镇里呢,只作为一个公共资源中心,比如医疗和教育,以及商业中心和工业生产中心,而并不是一个集居中心,常住人口,是镇里总人口的少数,比如,三成?

    各村发展特色农业,为工业配套的同时,富余的劳动力,到镇里工厂上班,工作的收入,用来把栖居多年的村庄,进行改造,建设得更现代,生活的更幸福,这才是可持续发展的城镇化,这才是新农村,”

    “你想想,就说现在下面村里的一半或者是三分之一的人家,都在镇里建房子,那得用多少宅基地?整个镇还不够,”

    “说白了,这和欧美的有些地方很像,除了一些由来已久的大城市,他们并不热衷建设一些新城,相反,在完成城市化之后,城市发展开始向郊区扩展,大量城市人口迁往郊区,就是人口先朝城市集中,后来又向周围扩散,我这只不过是汲取他们的经验而已,而且,五里坳镇,最远的村子,离镇里也就三十里地,只要路修好,最多也就半个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