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我们也要创业

    第三十八章 我们也要创业 (第2/3页)

运费上打打主意,随随便便下来,一个月的收入,至少会比你实习期的基本工资高,”

    “运费?”肖志杰有点不明白。

    “大件的不说,送货费用合同上有规定,叫外面的车送到工厂的那些配件,有些你完全可以跟公司申请免送货费,但是到客户那里,就说公司不承担送货费用,要他们出,这,不就是额外的收入?”

    “而且,公司对账也只会对销售的货物,谁还对运费?查都查不出来,”

    肖志杰恍然大悟,马上朝下说,“那有些,我还可以在客户那里收了运费以后,再到公司报销一次,那就是送一次货,能拿两笔运费,”

    “我就说你行,”

    于是,肖志杰这个比王昌宁还后来的家伙,还在实习期呢,居然每天都有外快拿,别看一次最多也就两百块,可架不住差不多天天有啊!日子过得比老实些的王昌宁舒服得多。

    “能出什么事,你以为我现在还只靠运费吗?”肖志杰说,“前天中午,又请他吃了顿好的,他告诉我另外一条生财之道,”

    “哦,新路子?”王昌宁这次还真有点羡慕肖志杰这家伙,自己所在的广告公司,其实是个夫妻店,管财务的老板娘精得很,而且,广告公司不像销售机械设备的公司,送货的机会多,他想复制肖志杰成功的经验都没有机会。

    “公司的那些老销售,也都是从基层做起的,为什么他们现在看不上送货的外快?我是前天才知道,他们来外快的路子太多,”

    “你就别卖关子了,快说,”

    “他让我卖发票,”

    “卖发票?这事可不能干,这是违法的,”

    “违什么法?公司的增值税票总是开不完,连我这个没做什业务,大部分时间都在帮着送货的新人,手上客户不用开税票的销售单据,总额都有上万块,何况掌握着那么多客户的他们那些老油条的身上?你又不是不知道,这边那么多的小厂,税票开回去也没用,”

    “我运气不错,昨天送货的时候,跟一个老客户提了一下,他马上表示有多少要多少,最后定下来,给我返8个点,今天我把那一万多的销售单据,全开成配件给他送过去,轻轻松松到手1100多,”

    “怎么样,你是羡慕呢,羡慕呢,还是羡慕呢?”肖志杰喝着扎啤,得意的看着王昌宁。

    “深圳这块热土,还真的是遍地都是机会,”王昌宁不回答他的问题,兀自感叹起来,“我工作的广告公司,本质上是家夫妻店,他们也是大学毕业后来这边打拼,在广告行业干了四年多,觉得能拉走一些客户后,就自起炉灶,虽然说老板和老板娘每天都忙得飞转,但是,我算了一下,他们一年。多的不说,7位数的收入,那是轻轻松松的,”

    “但是,我现在觉得越干越没有意思,做销售,是锻炼了我的胆量和口才,但怕也就是刚开始的这几个月,能学到一些技巧,再干个几年,除了能积累一些经验,可能真学不到什么东西,难道到那时,我就有样学样,也拉走几个客户,自己单干?”

    王昌宁摇头,“我觉得这不是我想要的,你呢,难道就满足这些外快,或者是资历深了,业务多了以后更多的外快?”

    肖志杰这时脸上也没有笑意,“这样下去,那些老油条的今天,就是我的将来,想想没什么意思,”

    “不过,倒也不是没学到什么东西,至少,我看到了一个公司的管理上,那些方面最重要,”

    “我跟你说,对比在嘉盛实习时的感受,我们这家销售额据说最高也上亿的公司,本质上,依然还是一作坊,不过,是一个生意挺好的作坊,哪有什么危机管理,哪有什么忧患意识,一旦因为什么原因增长乏力,可能连一个季度都生存不下去,”

    “所以,有时候想想,再在这里干也没什么意思,”

    “我也是这个意思,”王昌宁拿着啤酒杯跟他碰了一下,“现在我们对这边,也算有了一定的认识,但是,如果要学更多的东西,我觉得,还是我们自己单开一摊锻炼人,成熟得快,”

    “原来老王你也有这个想法?我也是这么认为,这段时间,我去了不少工厂,接触了不少老板,他们的成功,说起来很简单,看准一块市场,然后立马扎进去,可能什么调研都没有,只是预估了一下投入和可能得到的回报,”

    “所以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