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八章 到处都是坑

    第二百五十八章 到处都是坑 (第2/3页)

?”

    “对,冯先生果然什么都知道,”威廉姆斯感觉有些挫败,他精心准备的这一套说辞,被冯一平几句话一接,别说什么震撼的效果,估计连深刻的印象都留不下。

    他现在也非常赞同约翰的话,看来传说中国人的数学好,还真是真的。

    他整理了一下情绪,非常知趣的决定不再卖弄,“我也就打开天窗说亮话,我们银行现在正在运作一支对冲基金,我可以肯定的向你保证,每年的回报绝对不会低于9%,”

    “我们的实力和能力,约翰都是清楚的,如果能为冯先生您服务,那将是我们莫大的荣幸!”

    冯一平看了约翰一眼,看来他肯定加入了这个项目,,也不奇怪,那可是近10个点的高回报!

    可是,冯一平哪里还缺投资途径?哪里还会对不到10个点的回报感兴趣?

    “威廉姆斯先生,你和你的公司,都在迈阿密?”冯一平叉着一块蛋糕问了一句。

    威廉姆斯感觉很不好,很无奈,甚至有点小崩溃,拜托,你这都是什么问题?这个问题,跟我说的这件事,有一美分的关系吗?

    这也是角度不同啦,对冯一平来说,这个问题其实挺关键。

    众所周知,美国不但是高科技引领全球,他们的金融业,同样也独步天下。

    但就像后来国内电信业发达,所以电信诈骗泛滥一样,金融业发达的美国,金融诈骗,也很发达。

    国内的电信诈骗,和其它的产业一样,后来挺集中,同理,美国的金融诈骗,同样有一定集中的区域,迈阿密,就是其中很有代表性的一个地方。

    话说08年金融危机之后,随着叫世人震惊的麦道夫诈骗案的曝光,随着当年金融诈骗案立案高达2800余起,很有忧患意识的小奥黑让调查部门进行了一项代号为“拯救信任危机计划”的调查。

    结果是让所有人都震惊的,根据第一次排查的结果,除了已知的那些案件,FBI分布在全美各地的48个分部,粗略又查出500多名金融诈骗嫌疑人,涉及金额,大小不等,小的只有几百万美元,最多的高达几十亿美元。

    和后来国内的电信诈骗案不同,美国的这些金融诈骗,那是明着骗,主体都是银行,或者一些公司,还有麦道夫这样知名的公众人物加入其中,可以说影响更恶劣。

    造成的后果,自然不比后来国内遭遇电信诈骗的情况好到哪儿去,很多受骗的都是弱势群体。

    新泽西州,一位无儿无女的老太太被骗光了全部积蓄,老无所依;南卡罗来纳州,一名寡妇将所有积蓄投给一家公司,想赚点钱供儿子上学,但很快就发现那家公司的电话打不通了;得克萨斯州,一个农场的十几户人家都因购买“承兑票据”而血本无归……。

    但是美国的这些从事金融诈骗的,也有很英雄的人物,比如麦道夫,连什么瑞士银行业、汇丰银行、法国巴黎银行、西班牙桑坦德银行、皇家苏格兰银行都给骗了。

    而且是少则几亿美元,多则,比如瑞士银行业,被骗高达42亿美元之巨!

    总之吧,调查的结果,让小奥黑同志非常揪心,他当时忧心忡忡地问,“人们会不会以为美国遍地都是金融骗子?”

    而那份调查报告里的那些嫌疑人和公司,迈阿密占有不小的比例。

    所以,冯一平心里早就上了一根弦,最好不要跟迈阿密的金融机构打交道。

    即便自己没有投资手段,他碰上迈阿密的这些玩钱的家伙,也一定会敬而远之。

    这样的理由,此时只有他知道。

    威廉姆斯虽然不知道冯一平为什么有这么一问,虽然郁闷,但还是非常诚实的回答了,“对,在迈阿密,”

    “迈阿密真是个好地方,宜家宜居,”冯一平把自己的那一块蛋糕吃得干干净净的,“但是很抱歉威廉姆斯先生,因为接下来的一些计划,我暂时真没有空闲的资金,”

    “冯先生,你不用马上答复,我把详细的资料给你留下,你可以好好看看,”这个结果,从开始谈的时候,再三被冯一平打乱节奏,威廉姆斯就已经有了预判,所以他并不是太气馁,谈生意嘛,哪有那么顺利的?

    他相信,冯一平这样对数字那么敏感的人,自己那9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